
三季报披露收官 过半公司净利增长 龙头企业表现不俗
截至10月30日20时,5228家上市公司披露三季报。其中,2635家上市公司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占比达50.4%。贵州茅台、宁德时代、紫金矿业等头部企业业绩表现不俗。
公募内部上演资金“迁徙” ETF成最大赢家
在震荡的市场中,ETF成为受欢迎的品类。10月29日,易方达基金宣布自购2亿元沪深300ETF,中央汇金公司近期宣布开始持续买入ETF,机构在震荡市频频出手买入ETF,基金三季报数据也印证了这一趋势:ETF规模逆势增加再创新高,达2万亿元,公募基金内部资金上演了一场“大迁徙”。
引入中长期资金又添新举措 国有商业保险公司实施三年长周期考核
继前期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提出降低保险公司权益投资风险因子后,近日财政部印发《关于引导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调整国有商业保险公司绩效评价相关指标的通知》,对国有商业保险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实施三年长周期考核。
投资稳定性有望提升 险资入市空间将进一步打开
财政部近日发布的《关于引导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调整国有商业保险公司绩效评价相关指标的通知》(下称“通知”)提出,对国有商业保险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实施三年长周期考核。业内专家认为,此举有助于缓解险资缺少长期资产匹配其长期负债痛点问题,提升其投资二级市场的稳定性和积极性,同时使其能够从长期经济增长视角配置权益资产,发挥久期长、稳定性高的特点,实现对实体经济更有力的支撑和推动。未来,险资入市空间有望进一步打开。
重仓医药买回食品饮料 QFII现身623家公司股东榜
据统计,截至10月30日收盘,有623家上市公司的三季报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出现QFII身影。在持股市值超过10亿元的板块里,QFII第三季度重点加仓食品饮料、公用事业、医药生物等行业板块,较上一个季度末的增幅均超过20%;轻工制造、基础化工、房地产等行业持仓股数环比增幅均超过10%。
国有险企经营效益考核周期拉长 大量险资入市在望
财政部10月30日消息显示,《关于引导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加强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的通知》近日已印发,明确将国有商业保险公司经营效益类绩效评价指标“净资产收益率”由当年度考核调整为“3年周期指标+当年度指标”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A股三季报稳健向上 消费出行板块不负期待
截至10月30日晚间记者发稿,据统计数据显示,已披露2023年三季报业绩的5103家公司中,有4113家前三季度实现盈利,占比超过80%;2571家公司净利润较2022年前三季度增长,占比超过五成。A股业绩整体呈现稳健向上趋势。
AI热潮推动安防产业变革 智慧城市迎来发展机遇
10月28日,为期4天的2023第十九届中国国际社会公共安全博览会(以下简称“CPSE安博会”)和全球数字城市产业博览会在深圳会展中心落幕。在6万平方米的数字城市产业展区中,“智能”几乎成为了各种安防产品的标配,在AI技术的加持下,安防行业迎来了一轮革新风暴。
证监会批复同意在上股交开展认股权综合服务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