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望后市,建议投资者防守反击,让子弹继续飞。近日,关于地产政策的预期引发股票、债券、商品、外汇的共振,表明市场悲观预期的极度拥挤,而股票价格低位、交易结构优化是反弹的重要基础。
因此,一方面,央行上海总部回应地产信贷政策后,地产政策发力短期难证伪,预期下行空间有限,不论是“绝地反击”还是“底部修复”,顺周期都应有个技术反弹,预期收益取决于实际政策空间。
另一方面,技术进步浪潮与产业趋势的出现,考虑更可持续的产业政策预期,在顺周期阶段性企稳搭台后,科创成长与次新股票仍是主战场。
配置方面,建议投资者关注三条主线:一是围绕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推进科技攻关和国产替代,推荐股价调整充分、盈利预期见底且中期受益周期复苏和技术创新板块,如半导体、创新药、自动化设备等。二是布局产业趋势明确的AI及数字经济,如运营商、服务器、信创软硬件、算力等。三是受益于国有经济改革与中国特色资本市场体系建设,推荐有望通过专业化整合提高价值创造的“中特估+产业”,如装备制造、建筑、中药、电力等,以及低位地产链和汽车。
前期“经济差,政策难有左侧宽松”成为市场一致预期,驱动市场调整。但现在已到了“形势比人强”的阶段,博弈政策拐点正当时。目前风险事件点状发酵,政策及时应对即政策“右侧宽松”,应当是大概率能兑现的“预期下限”,博弈政策拐点正当时。
未来一段时间,底线思维主导稳增长加码,纠偏市场过度悲观的“经济差+政策短期不宽松”预期,构成有效反弹的驱动力。因此,短期只要有明确的政策变化,就足以驱动反弹。中期行情的持续性和市场风格的判断,则需要推演政策效果。
同时,海外扰动的边界正在确立,如债务上限问题已基本解决,7月前美联储加息预期仍在摇摆,但7月后暂无再加息预期等。目前,美元指数已至高位区域,人民币贬值压力正在缓和,这也构成反弹的动力。
配置方面,建议投资者“核心资产搭台,主题唱戏”。经济预期修复、海外扰动缓和中,支持有行业格局优化逻辑的核心资产,如地产链、核心消费、新能源车等反弹。
不过,下半年需求弹性不足的问题未解决,市场向上弹性最终还是来自于主题行情。数字经济先反弹,央企价值重估后续也有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