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虽然说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但本轮“抢跑”的半导体复苏预期,不得不持续面对产业缓慢复苏的现实。
自2022年下半年以来,资本市场上半导体复苏接棒“缺芯”成为关注焦点,部分半导体行业个股迅速收复跌幅,刷新阶段高点,但产业复苏进度相对缓慢。记者从业内人士处了解到,考虑去库存进度和手机为主的消费电子需求依旧疲软等因素,半导体复苏拐点或将后延至第三季度后;另一方面,部分晶圆厂产能利用率有所回升,部分非手机的细分市场逐步企稳回暖,算力类芯片出货拉动,而且行业普遍去库存背景下,芯片设计企业成本端有望改善。
“最近晶圆厂产能利用率有所回升,乐观预计今年三季度能恢复到正常时期的七八成。”有华南地区头部晶圆厂商透露,去年下半年产能利用率急速下跌,当前公司加班开始增多,订单主要以中低端芯片产品为主。
也有IDM厂商向记者表示,目前产能利用率仍然不容乐观。据介绍,今年一季度显示驱动芯片有一批急单,带动半导体复苏预期,不过订单可持续性不够强,更多是补库存性质。
由于晶圆代工位于半导体产业链上游,加上部分长期合约难以迅速调整,调整周期相对较长,多数晶圆代工厂产能利用率在去年第四季度出现显著调整。
从下游市场来看,部分细分市场的芯片供需关系正在从供过于求向供需平衡调整。据行业媒体集微网报道,3月初以来主流市场的HD画质TDDI(触控与显示驱动器集成)芯片报价已上涨一成。另外,面板驱动芯片需求有望逐季增温。
业内人士向记者指出,因为面板驱动这类芯片货值不高,通常不会大规模囤货,去库存也会相对容易开展。
集邦咨询统计,2022年驱动IC库存高峰动辄高达半年以上的情况已经很罕见,多数产品逐渐进入约8~10周的健康水平。随着2022年末大尺寸面板价格落底,预期2023年面板需求可望逐季增温,特别在第三季度传统旺季,随着面板的需求增加,将进一步带动面板驱动IC提前拉货。
也有头部电子元器件分销商向记者表示,近期LED行业出现一定回暖迹象,算力芯片等出货增长。
今年2月份,记者曾报道LED显示端相对照明已经率先出现复苏迹象,车用照明、虚拟影棚等细分市场逆周期增长。利亚德(300296)高管在最新接受机构调研时介绍,国内直销行业市场复苏较快,从3月份开始直销订单开始增长,海外亚非拉地区订单增速也比较明显。
另外,中际旭创(300308)高管透露,随着AI模型训练的展开和AI算力需求的提升,重点客户对800G需求已崭露头角;今年一季度以来,800G光模块的需求变化超出公司预期。
从供给侧来看,半导体行业整体主动去库存,其中存储行业在本轮行业周期调整中遭遇重创,产品大幅跌价,巨头纷纷着手减产化解库存危机。去年美光科技、SK海力士削减开支,铠侠缩减三成产能,SK海力士最新表示继续对库存较高的存储产品进行减产,预计第二季度业绩将有所回升。
作为国产存储器巨头,江波龙(301308)收入来源以消费电子类为主,2022年公司净利润相较高速增长的2021年出现下降,存货减值计提1.62亿元;今年一季度净利润亏损2.8亿元。
对于库存情况,江波龙高管在接受最新机构调研时介绍,存储晶圆厂纷纷采取了减产措施,将对存储晶圆价格及整个产业链产生较为正向的影响。在下游市场需求修复及上游原厂减产措施的双重驱动下,2023年存储市场形成先抑后扬的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