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近期的内外部环境来看,“二季度可以积极一些”的几个主要逻辑正在行进之中:一是增长延续企稳迹象,一季度工业企业盈利可能是年内低点,二季度经济数据和政策环境有望提振市场信心。
二是二季度泛消费行业的关注度也有望提升。三是海外金融风险事件仍受关注,但对资本市场影响有所减弱。
配置方面,建议投资者以经济复苏为主线,并关注政策支持领域,未来的3至6个月可关注三条主线:一是基本面修复空间和弹性大,且政策继续支持的领域,如泛消费行业和地产链等;二是产业链安全、数字经济等;三是受益于一带一路战略,以及国企改革等相关主题机会。此外,一季报将逐步披露,建议关注业绩超预期的机会。
近期人工智能领域关注度仍高,新产业趋势催化下或有望保持活跃。但估值中枢抬升及交易集中,也带来波动风险。中金公司提醒投资者。
展望后市,随着经济转向慢复苏,海外风险偏好有所改善,叠加TMT板块波动加剧,数字经济和“中特估”两大主题均出现分化特征,一季报行情将徐徐展开。
一方面,国内基本面高频数据验证,经济从复常的脉冲式转向平稳复苏。同时,货币政策偏宽松,且四月政策可能仍有加码预期。此外,硅谷银行事件影响最大阶段已过,海外风险偏好有所走好。
另一方面,TMT板块波动加剧,数字经济和“中特估”两大主题均出现分化特征,市场进入四月决断期。随着市场进入一季报披露期,市场渐趋理性,关注点重回基本面。
配置方面,前期回调充分且业绩有望超预期的消费和新能源细分,有望迎来反弹。
中期维度上,一季报奠定多类板块全年业绩低点的背景下,更重要的是围绕基本面中期改善方向做好再布局,可继续关注产业和政策趋势催化的TMT、3月以来基本面数据明显改善的地产链、医药板块等。
总的来说,现阶段是淡化指数,结构至上。从自上而下的角度看,当前阶段股票策略的大逻辑,不论国内还是国外的经济增长和宏观政策“预期的好没有更好”,但同时“预期的差也没有更糟糕”。
因此,在相对更中期的逻辑和形势明朗前,尤其是4月中下旬重要会议对于总量经济政策是否有新的变化前,上证指数上下的空间并不会太大。
配置方面,指数震荡并不意味着当前是投资的垃圾时间,虽然与总量经济相关的板块弹性有限,但国内数字化、国企改革的变化却日新月异,不同的股票风格间出现极大程度的分化,股票策略的重点仍在于结构至上。
操作上,建议投资者重视股价调整充分、盈利预期见底,微观筹码出清,且中期维度受益周期性复苏和技术创新的板块,积极布局低位成长,如电子、医药、计算机、通信、传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