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统计,截至3月22日记者发稿,共有339家上市公司公布2022年业绩报告,其中232家公司披露了利润分配预案,占比达68.44%。在已披露分红预案的上市公司中,有145家公司净利润为正向增长,其中煜邦电力、万泰生物等29家公司增幅超100%。盛新锂能、永兴材料等7家公司增幅在500%以上。
中国特色估值体系为发现A股公司成长潜力提供新视角
中国特色估值体系重视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社会贡献和综合评价标准,弥补了传统估值方法存在的不足,为发现公司的成长潜力提供了新的视角。而这种新视角带来的新的投资逻辑,为投资者带来了总的正向反馈。以上市央企为例,数据显示,截至3月22日,458家上市央企的总市值达26.01万亿元,今年以来增长8.95%。
五部门拟派发税收优惠“红包”集成电路和软件企业将获持续政策支持
3月22日,国家发改委等五部门发布关于做好2023年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集成电路企业或项目、软件企业清单制定工作有关要求的通知。通知称,2023年享受优惠政策的集成电路企业或项目、软件企业清单制定工作,延用2022年清单制定程序、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企业条件和项目标准。
认购规模突破千亿 新能源REITs何以火爆
本月亮相的全国首批两只新能源公募REITs(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见证了市场的热烈追捧,也让新能源企业和投资者摩拳擦掌。业界人士认为,新能源项目在公募REITs领域的首次亮相,标志着我国在新能源领域重资产行业融资创新模式的成功探索,也向资本市场提供了支持实体经济的绿色金融投资新渠道。
市场趋于集中 新能源车企如何抢占“一席之地”
近期,新能源汽车降价引发市场竞争愈发激烈,随着博弈加剧,产业加速跨入重塑期。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出清”后的市场将要进一步向头部企业集中,这也意味着在新的市场格局下,企业需要在成本控制、智能化、创新技术路线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向持续积累优势,才能在未来市场抢占一席之地。
大数据乘数效应加速释放 产业规模超1.5万亿元
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大数据产业规模达1.57万亿元,同比增长18%,成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近段时间,多方积极部署,强化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大数据应用水平,持续激发数据要素潜能,充分发挥大数据的乘数效应和倍增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