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外,中国建筑、中国电建于近期公布2023年前两月经营情况,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也相继更新2022年及近期经营情况,其超出预期的经营表现成为引爆市场的一大原因。
1-2月,中国建筑地产业务合约销售额535亿元,同比增长71.1%;合约销售面积27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8.4%。光大证券认为,这些数据侧面佐证了建筑央企地产业务具备逆势增长潜力,行业需求下滑不改公司增长的高确定性。
中国电建1-2月新签合同金额1736.02亿元,同比增加43.26%,其中新签能源电力项目金额占比55.1%,成为订单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量。东莞证券表示,2023年专项债限额同比多增1500亿元,基建投资增速维持高位,公司作为能源电力建设龙头,订单有望维持高增长。
对于本次“中字头”板块行情,机构更多关注继续深化国企改革带来的估值重塑。目前“中字头”板块估值相对全部A股来说仍处于低位,而在更多聚焦价值提升后则有进一步降低的空间。
兴业证券认为,“中国特色估值体系”下的央企国企估值重塑并非仅仅是市场情绪所驱动的估值修复,而是有基本面支撑下的估值提升。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以来,央企国企整体经营情况有了明显改善。后续央企国企在新兴领域高强度研发投入所带来的变化,值得重点关注。
西部证券认为,历史上国企改革政策有比较强的连贯性,下一阶段国企改革政策的内涵在于通过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提高国有企业内生价值从而实现国有企业估值重塑,这对资本市场中的国企与央企上市公司具有积极意义。
展望后市,机构看好两个“中字头”细分板块,一是研发投入较高的通信、电子等科技行业,二是“稳增长”主要支撑的基建行业。
数字经济背景下,通信、电子等行业研发投入有望高速增长。国家数据局的建立有望促进数字经济迅速发展,据“十四五”规划和中国信通院预测,到2025年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将提升至10%,数字经济规模将超60万亿元。
财通证券认为,未来国有企业要成长为占据产业链核心位置且实现“产、供、销、研”一体化的产业平台型一流企业,自主科技创新与全面数字化是必要条件。
近年来,随着国企改革逐渐深化,头部建筑央企的市占率不断提升。广发证券认为,在国企改革加速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建筑央企公告股权激励,有助于建筑央企国企未来保质保量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