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补血”需求旺盛 险企密集增资
2022年以来,超过20家保险公司及保险资管机构的注册资本变更方案已获银保监会批复,也有多家险企的增资事项等待批复。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偿二代二期规则落地,保险公司有较大的补充资本需求,密集开启融资“补血”模式势在必行。
行动快、发力准、分量实 多地发布新一轮稳经济稳增长举措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至今的短短20天时间里,多地紧抓落实,出台了诸多稳增长措施。新一轮稳增长举措呈现出行动快、发力准、分量实的特点。这些特点释放了各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鲜明信号,彰显了“起步即加速,开局即冲刺”的精气神。
“保壳”频现新花样 多家*ST公司收交易所问询函
新年伊始,多家*ST公司打响“保壳”大战,债务豁免和大股东捐赠成为重要手段。交易所对此也非常关注,深交所向*ST银河、*ST宜康,上交所向*ST中昌下发问询函,就上述公司近日公告债务豁免、大股东捐赠等事项进行问询。
助力稳投资 铁路建设跑出“加速度”
目前,多条铁路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正紧锣密鼓地推进,多路资金为铁路投资提供保障。专家认为,铁路等传统基建投资仍是稳增长的有力支撑,预计今年一季度基建投资或维持较高增速。
交易热情高涨 外资料大规模回流A股
随着A股整体回暖,外资机构投资者的交易热情高涨。两周内多只A股被外资“买爆”,外资源源活水初见端倪。展望2023年外资流入情况,外资人士表示,中国经济复苏、人民币升值等积极因素不断汇聚,预计2023年外资流入A股规模将显著高于2022年。
近百家公司预告2022年业绩 超八成预喜
截至1月4日,共有92家A股公司发布了2022年全年业绩预告,其中76家公司预喜(包括预增、略增、续盈),占比超过八成。从行业表现看,业绩预喜的公司主要分布在光伏、医疗器械、专用设备、新能源、电子半导体等行业,主营业务盈利能力增强是这些公司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
全球供给收紧预期再起 农产品价格后市如何演绎?
俄罗斯谷物出口关税今年开年继续大幅上调,小麦出口关税环比上涨14.5%,玉米出口关税环比上涨86.2%。这使得俄罗斯小麦等农产品价格或在全球市场失去竞争力,可能导致2023年第一季度市场需求和出口下降。受此影响,国际粮食价格近日大幅回升。展望后市,机构普遍认为,农产品价格有望走出新一轮反弹行情。
货基收益率大幅反弹 岁末年初密集限购保收益
近期,由于元旦、春节两大假期相继来临,为了减少套利资金大量涌入带来的冲击,多只货币基金开启“限购模式”。与此同时,由于岁末年初资金面紧张,回调了将近一年的货币基金收益率也在近期出现了明显反弹。全市场784只货币市场基金平均7日年化收益率约为2.19%,货币基金收益率重回“2时代”。
保暖保供保民生 国资委组织央企全面打响能源保供攻坚战
在冬季供暖季对能源需求大幅攀升,国际大宗能源价格高位震荡等背景下,为做好迎峰度冬期间能源保供工作,近期国资委已组织中央企业全面打响能源保供攻坚战。中央企业亦多措并举扛起能源电力保供主体责任,例如发电企业不惜成本采购电煤,有力确保用电高峰发得出、顶得上;煤炭企业带头执行电煤长协机制,全力以赴增产量、稳价格。
机构研判2023年是“播种之年” 股票期货市场均有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