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上交所发布的上海市场统计表(2022年)显示:2022年上交所IPO数量为 154家,同比下降38.15%,IPO募资3589亿元,同比下降1.79%。其中,科创板IPO数量为123家,同比下降24.07%,募资金额合计2520亿元,同比增长24.22%。
深交所发布的2022年深圳证券市场概况显示:2022年IPO数量为187家,同比下降19.4%,IPO募资金额2115.18亿元,同比增长24.63%。其中,创业板IPO公司148家,同比下降25.63%,IPO募资额1796.36亿元,同比增长21.78%。
北交所发布的2022年股票市场统计快报显示:北交所2022年共83家公司公开发行上市,融资金额163.84亿元。
总结来看,三大交易所合计424家公司上市,尽管数量不敌2021年,但首发募集资金达到了5868亿元,超过2021年,相当于平均每家上市公司募集资金13.9亿元。
其中,注册制下(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上市公司合计354家,同比减少48家,募资金额合计4480亿元,同比增加901亿元。
主板(深市主板、沪市主板)上市公司合计70家,同比减少50家,募资金额合计1387亿元,同比减少460亿元。
显然,2022年核准制下IPO发行数量、首发募资规模同比都大幅收缩,而同期注册制新股虽然发行数量减少,但募资总额不减反增。
横向对比全球证券市场来看,A股IPO首发募资规模依然大幅领先。其中,上交所与深交所领先各环球证券交易所,融资额分别列第一位、第二位。
首发募集资金最高的两家上市公司为中国移动、中国海油,分别为519.81亿元、322.92亿元。另外,联影医疗、海光信息、晶科能源3家公司的首发募集资金也超过了百亿。
而超过一半的上市公司首发募资在10亿元以下。数据显示:威博液压、路斯股份、优机股份、亿能电力、中纺标、基康仪器、凯华材料等7家公司的首发募集资金在1亿元以下,均为北交所上市企业。
首发价格最高的3只个股分别为万润新能、华宝新能、纳芯微,首发价格均超过了200元,尤其是万润新能,首发价格高达299.88元/股。
首发价格最低的个股为弘业期货,不到2元。2022年8月5日,弘业期货在深交所主板上市,股票发行价格仅为1.86元/股,上市以后,弘业期货连续收获了16个一字涨停,创下2022年A股的连板纪录。截至2022年12月30日,弘业期货相对发行价上涨了628.49%,成为2022年以来上市后涨幅最大的新股。此外,欧晶科技、铖昌科技也分别上涨了534.12%、462.73%。
另外,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已实现上市的424只个股中,仅56只个股相对发行价涨幅超1倍,占比仅13%,但值得注意的是,也有223只个股跌破发行价,占比超过一半。
上市首日涨跌幅来看,26只新股上市首日涨幅超1倍,6只个股涨幅超2倍,其中5只为创业板上市公司,1只为科创板公司。快可电子、慧博云通、纽泰格首日涨幅排名前三,分别上涨267.4%、254.9%、221.6%。
破发是2022年新股市场的一个重要关键词,数据显示:424只新股中121家首日破发,占比28.8%,而2021年新股首日破发比例仅为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