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瞄准热门标的 基金调仓换股备战2023 知名基金经理“大动作”频现
2022年即将收官,基金机构近期动作频频,纷纷开启调仓步伐,备战2023年。随着上市公司定增、回购、重组等公告的陆续披露,基金的调仓换股路线图随之曝光。其中,谢治宇、傅鹏博、蔡嵩松、冯明远等知名基金经理近期都有“大动作”。尽管对于个别标的,基金之间仍有分歧,不过整体来看,热门标的还是遭基金扎堆“疯抢”。展望2023年,机构普遍认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将不断增强,A股表现可期。
“机遇之门”越开越大 外资加速深耕中国市场
前三季度吸收外资破万亿元,前10个月引资规模已接近去年全年水平……今年以来,我国吸收外资规模稳定增长、引资结构持续优化。不断开放的中国市场、日益完善的营商环境,为外资企业打开“机遇之门”,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选择中国并深耕中国市场,对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完善高效产业体系投出“信任票”。
出海“新航路”繁忙 2022年A股公司GDR发行提速扩容
12月中旬,仅3个交易日内,牧原股份、盛新锂能等5家上市公司相继宣布,即将发行GDR(全球存托凭证)奔赴欧洲上市。A股市场这轮自年初而起的GDR发行热潮仍在持续,并在年末形成了“小高潮”。
人民银行:精准有力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
记者12月21日获悉,人民银行行长易纲12月20日主持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贯彻落实工作。会议提出,当前要着重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任务:精准有力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金融对国内需求和供给体系的支持力度;推动金融平稳健康运行;深化金融改革开放。
适时行动保供稳价 熨平猪周期
刚“退烧”不久的生猪价格近期又“跌跌不休”。农业农村部的监测数据显示,最新生猪价格相较10月份的高位已下跌逾三成。相隔不过两月,“二师兄”就上演了一出“冰与火之歌”。除了消费偏弱,前期非理性压栏惜售和二次育肥的余波仍在助推猪价回落。10月中旬前后,生猪价格接近峰值水平。猪价之所以如此迅速上涨,根本原因在于部分养殖户博弈后市行情,出现非理性的压栏惜售和二次育肥行为。
企业积极出海抢订单 消费者热捧健康类家电
在疫情防控政策持续优化的背景下,各地政府积极推出补贴置换政策,鼓励消费;生产企业积极洽谈新订单,拓展海外新商机;而消费者关注的重点,则是除菌消毒类、健康类家电……证券时报记者连日走访深圳多个家电大卖场发现,家电消费正呈现新的变化。除菌消毒、健康类家电成新热点“这款风扇是近期我们门店的爆款。”深圳华强北顺电一销售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这是一台可冷暖可净化的多功能风扇。
国务院批准中国中钢整体划入中国宝武
12月21日,据国务院国资委网站消息,经报国务院批准,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中钢集团有限公司实施重组,中国中钢集团有限公司整体划入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不再作为国资委直接监管企业。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同日,国资委央企名录栏目下,国资委监管的央企总数已由98家变为97家,中国中钢集团已不在名单中。
“把脉”明年中国股权投资新路径 高端制造业与医药生物最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