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往的芯片技术是一颗裸芯片外加塑料壳、金属壳或者陶瓷壳封装成芯片成品,在绝缘体外壳的保护之下,芯片不易损坏,性能也比较优越。而Chiplet相当于把没有封装的十几或二十个裸芯片直接堆叠在一起,再加上外壳保护,变成芯片组,这个芯片组的功能就相当于翻了十几二十倍。
“堆叠的芯片很有可能是不同功能的各类芯片。”随着手机从3G、4G进化到5G,手机里射频芯片的数量从本来的十几个到几十个,再到一百多个,“手机就这么大,有那么多通讯芯片、射频芯片,其实是放不下的。”他介绍说,在这种情况下,有两种解决方法,其一,是把原来的芯片功能变强大,比如单个芯片减少重量;其二,就是直接把多种功能的芯片叠加在一起,形成一个小的模块装在手机里,主要目的还是为了节省体积。
在他看来,Chiplet的崛起还有一个重要的行业背景,就是原本芯片每隔一两年就会向前更新一代,但是随着技术达到一定水平,芯片自身体积的优化进程遇到了瓶颈。“感觉就在这两年,更新迭代开始没那么快了,单个芯片的优化可能已经接近极限,无法突破,这就倒逼原本的技术路径发生改变。这个时候,芯片堆叠就成了一个新思路,一定程度上也是在节省体积,提高性能”。
值得注意的是,业内人士在看好这个新技术路径的同时,对于发展的风险也做出了一些提示。
沪上一位半导体芯片投研人士认为,芯片堆叠在技术上难度并没有那么大,在没有先进制程的情况下,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高一个芯片模块的功能是比较高效的。但这个过程仍存在几个问题。
首先,以往如果单个芯片坏了,只要把手机拆开,更换特定芯片就好。但在如果Chiplet技术下生产的芯片组遭到损坏,维修将会是一个大问题。而这一点,目前仍未受到市场充分的关注和重视。
其次,目前行业里能做Chiplet的公司,工艺更多侧重封装环节,但是整个工艺的流程,上游的芯片制造和下游的封装需要协同来做,所以只有一项业务的企业相当于“缺一条腿”,想要做好Chiplet并不容易。
那么,在目前阶段,机构投资者更看好哪些Chiplet产业链上的投资机会?
陆阳认为,载板和封测设备是这个领域相对更好的投资机会。王斌认为,围绕Chiplet技术,半导体封测设备和材料、IP授权公司、半导体封测厂等都有机会提升自己的产品价值量。中航证券研究所则认为,Chiplet的发展涉及整个半导体产业链,将影响到从EDA厂商、晶圆制造和封装公司、芯粒IP供应商、Chiplet产品及系统设计公司到Fabless设计厂商的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参与者。他们建议,关注国内平台化的IP供应企业、积极布局2.5D封装技术的企业,以及EDA供应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