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一系列支持房企融资举措中,延长展期无疑是最受关注的措施。光大证券首席金融业分析师王一峰表示,事实上,在此前房企纾困过程中,监管机构已有一定延展期政策安排,但由于部分金融机构在执行过程中难以匹配相应政策支持,执行层面有一定阻碍。而《通知》对于展期做出明确制度安排,将有助于房企融资能展尽展。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还指出,《通知》还创设了一种新的“保交楼”支持工具,即“配套融资支持”,将作为房地产开发贷款的子产品,即商业银行会新设“专项借款配套融资”子科目并纳入管理。未来,“专项借款+配套融资支持”的“保交楼”体系框架会更加健全。
中欧国际商学院教授、央行调查统计司原司长盛松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通知》是2021年9月房地产政策边际调整以来,力度最大、最为具体的政策,由此房地产风险有望实现软着陆。
房企流动性困境的缓解也将利好地产债企稳。高盛最新研报表示,过去一周的一系列政策举措体现出对稳定中国房地产板块的支持。高盛维持对中国地产投资级债券的乐观判断,尤其是期限长、价格低的投资级地产债,但对中国地产高收益债持谨慎态度。由于投资者对低违约概率的偏好,因此地产高收益债表现将出现明显差异。
《通知》对经济金融带来的影响是全方位且将深远的。除了14日地产板块股债大涨、银行股普涨外,当天债市经历大幅波动,银行间主要利率债收益率大幅上行,短期债券调整更为激烈,收益率上行近20个基点;国债期货大幅收跌,10年期主力合约跌0.66%。
“14日债券市场的大跌,核心原因是政策逻辑转变了。”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对证券时报记者称,当债市还在“留恋”经济趋弱,央行会被动投放大量流动性时,上周以来出台的一系列稳地产金融政策表明,货币信贷政策的目标和传导机制已经发生重大变化。
明明进一步解释,货币信贷政策的“当务之急”从被动投放流动性转变为主动出击稳定地产和投资,切中当前稳住经济大盘的政策“命门”。市场预期经济会在这些稳地产政策落地见效后持续企稳回升,债市转跌便是预期变化的提前交易。此外,随着政策目标的转变,预计15日续作的中期借贷便利(MLF)规模也会低于或持平于到期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