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融资额来看,募资总额排名前5位的券商所占市场份额达42.3%,头部券商处于领先地位。这5家券商分别为中信建投、申万宏源、安信证券、国信证券、开源证券,募集资金分别为31.99亿元、23.44亿元、19.84亿元、18.19亿元以及15.6亿元。
开源证券认为,北交所头部保荐券商拥有更强发行定价能力。发行市盈率和融资总额体现保荐券商的定价以及发行承销能力。保荐券商的发行能力强意味着新股发行时的市盈率定价和融资总额可以更高。不过高发行PE(市盈率)对上市后续表现造成一定影响。
数据显示,近两年来,在新三板推荐挂牌主办券商家数排名方面,开源证券、东吴证券、民生证券、国融证券以及申万宏源位居前5位。这份榜单与北交所保荐券商排名差异较大。
“这表明,以前在新三板有优势的部分中小券商,并没有将优势保持到北交所业务上。另一方面,部分头部券商战略性重视北交所业务,排名有所提升。这可以看出,北交所的投行业务竞争挺激烈的。”有投行人士向记者表示。
事实上,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头部券商重返这一市场。近日,由中金公司主办的新三板挂牌项目华世通披露了公开转让说明书等一系列挂牌材料,预示着其距离挂牌新三板的时间越来越近了。与此同时,另一家同样由中金公司主办的北京天广实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也在新三板挂牌申报队伍中并处于反馈环节。
据了解,上述两家公司或成为中金公司近6年来对新三板挂牌业务的首度介入,同时中金公司年内已接手了不少于5家已挂牌新三板公司的主办督导业务。
多年来因流动性不足而鲜有头部券商问津的新三板市场,正出现新变化——今年以来,包括中信、中金、中信建投在内的头部券商均在加码新三板市场业务,背后或指向对北交所IPO项目的储备。
业内人士表示,一方面,随着北交所上市公司数量增多和市场活跃度提高,被定位为“预备板”的新三板市场正吸引更多拟IPO企业提前入场。另一方面,因北交所而获得“流动性外溢”效应的新三板市场,也被部分投行视为拟IPO企业融资和资本运作的备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