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人养老金“箭在弦上” 机构全方位“等风来”
11月9日,记者获悉,广发基金、银华基金等多家基金公司已收到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关于个人养老金基金行业平台验收测试结果,成为首批通过测试的基金公司。除系统开发、测试外,面对即将到来的风口,基金机构在组织架构设置、投研流程、产品、投顾服务等方面做了全方位准备。
证监会:与国际投资者共建开放包容的资本市场
中国资本市场的深度和广度体现了中国大市场机遇□优质的A股上市公司集中展现了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中国资本市场的持续开放将更加便利国际投资者投资A股11月9日,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出席2022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国际投资者大会并视频致辞。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布局时刻或已来临 次新基金积极建仓
面对近期震荡反复的市场环境,多位基金经理选择捡拾优质筹码。上海证券报记者梳理发现,多只次新基金产品净值出现较为明显的波动,基金经理或已进场加仓。谈及对后市的看法,基金经理表示,当前时点不妨更乐观些,已做好进一步加仓的准备。对于公募基金而言,新基金建仓往往有6个月时间。记者梳理次新基金最新净值情况发现,多只成立时间不满3个月的基金净值已发生较大变化。
看好中国市场 外资提前签约第六届进博会
2022年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参展商联盟大会日前在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举行。会上,众多企业和机构现场签约第六届进博会。“这充分表明对进博会的认可度越来越高,对中国市场的信心越来越足,欢迎广大企业共享中国机遇,实现共赢发展。”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说。中国证券报记者获悉,现场签约第六届进博会的企业涵盖食品与农产品、汽车、技术装备、消费品、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服务贸易等领域。
机构年度策略陆续出炉 安全主线成共识
年末渐渐临近,各家券商陆续召开年度策略会,2023年投资策略观点也纷纷亮相。纵观近日出炉的券商2023年度策略报告,预期市场回暖的观点较为突出,机构普遍认为2023年的A股及港股投资可适当积极,安全主线、高端制造等领域被一致看好。大势研判上,券商分析师对明年A股市场一致看多,尤其是对于明年上半年的估值修复行情有一致预期,但对于短期行情的预判则相对克制。
第1000家注册制上市公司诞生 A股将迎“关键一跃”
注册制是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牛鼻子”工程。从科创板“试验田”起步,到创业板、北交所,存量与增量改革稳步推进,注册制改革蹄疾步稳。一大批“硬科技”、“三创四新”、“专精特新”企业在资本市场崭露头角。
大股东提前终止减持频频 彰显中国经济发展韧性
最近一段时间,多家上市公司发布了相关股东提前终止减持计划的公告。从公告内容看,相关股东放弃减持的主要原因是认可公司未来发展前景、提振市场信心。上市公司相关股东认可公司未来发展前景,在笔者看来,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与中国经济展现出的强大韧性和巨大潜力密不可分。
前三季度规上轻工企业实现利润超万亿元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近日公布前三季度我国轻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显示,1至9月份,轻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7.35万亿元,同比增长7.4%;轻工行业利润增速逐月上行,盈利持续改善,1至9月份,轻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润10521.3亿元,同比增长8.9%,增速较前8月加快1.5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