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企是我国经济的中流砥柱,与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紧密相连,是国民经济的“稳定器”和“压舱石”,也是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主体。
2022年,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迎来攻坚之年与收官之年。《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发布以来,沪深交易所市场总计445家央企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锐意进取攻坚克难,体现出较强的经营韧性,长期价值投资凸显。
招商证券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国企改革作出重要战略部署,国企改革目前已进入到全面深化阶段。上市央企深度布局国民经济重要领域,为我国供应链稳定作出重要贡献。而伴随本轮国企改革的全面推进,央企降杠杆、减负债初具成效,上市央企的资本利用效率提高,盈利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沪深市场央企的“稳定器”作用继续凸显。今年上半年,央企以仅占深市上市公司6.78%的数量,创造了1.38万亿元营业收入和877.21亿元净利润,分别占深市整体的14.92%和14.33%。2021年,沪市央企实现营收25.67万亿元,净利润2.48万亿元,相较2019年而言,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7.5%和8.2%。
截至今年9月30日,沪市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共有262家,占比一成左右,其中主板238家,科创板24家。沪市央企市值逾15万亿元,在沪市中占比超三成,较2020年初增幅超过7%;深市央企183家,约占深市上市公司总数的6.78%,总市值3.57万亿元,占比11.27%。
沪市央企近五成聚集在制造业,近三成分布在电力供应业、交通运输业、采矿业以及建筑业,涵盖产业链的上中下游。例如,居于产业链上游的中国石油2021年经营业绩创近七年最好水平,2022年上半年继续实现近35%的营收增长;中下游行业中,中国移动打造数字化转型收入“第二曲线”,收入增长走出拐点突破。此外,科创板上市央企在推动国家科技创新、助力科技自立自强发挥表率作用。时代电气作为牵引变流系统供应商,实现了列车核心系统的国产替代。华润微的新一代高性能中低压功率MOSFET产品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铁建重工成功研制了世界最大直径全断面竖井掘进机以及国产最大直径盾构机等一系列高性能装备。
深市央企在先进制造、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等三大领域特色鲜明,分别拥有企业家数29家、47家、18家,分别占深市央企总数的15.85%、25.68%和9.84%。今年上半年,深市先进制造业央企实现营收1800.07亿元,同比增长12.81%,实现净利润123.78亿元,其中正极材料龙头当升科技2022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增幅达到204.92%,净利润增幅达到104.06%。同期,深市25家数字经济类央企实现盈利增长,12家公司净利润增幅超过30%,其中军用电子元器件龙头振华科技、国防军工龙头中航光电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46.98%、35.45%。此外,超过八成绿色低碳行业央企营业收入或净利润实现增长,超过四成公司营收与净利润齐升,如深耕新能源领域多年的长安汽车,2022年上半年净利润增速高达238.74%。
当升科技证券事务部门有关负责人对记者说,近年来,公司在国资委党委、矿冶集团党委和董事会的正确领导下,深入推进思想观念转变、公司治理模式转变及经营机制转变。公司的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经营业绩连续3年实现高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