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氢能重卡已接过氢能客车的“接力棒”,成为我国氢燃料电池车商业化落地的“排头兵”。
据统计,今年7月以来,已公开的达成购买协议的氢能重卡数量已达到1万台(不包括交付项目)。从交付情况来看,今年来,氢能重卡已成为氢能汽车产销的主力。
“燃料电池示范城市的补贴奖励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阶段氢能重卡的使用成本问题。随着氢能产业链逐渐成熟,未来制氢用氢成本、氢能重卡耗氢量以及氢能重卡出厂价的不断走低,氢能重卡的优势将逐步凸显。”亿华通表示。
国内多个省市已将重卡视为氢燃料电池车商业化落地的重点。以河北省工业基地和港口城市唐山为例,该市计划到2025年氢燃料电池汽车运营数量力争达到2500辆,其中氢能重卡占比达到80%,达到2000辆。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表示,我国氢能重卡发展空间巨大,预计今年全年氢能重卡的销量将达到3500辆,同比增长350%左右。
最新的氢能重卡大单已被潍柴动力和中国重汽联手收获。9月1日,潍柴、中国重汽分别与青岛圣通华有限公司、淄博展鸿汽车有限公司、同心智行物流科技有限公司等客户签署1100辆氢能商用车大订单,搭载的潍柴氢燃料电池功率覆盖50kW至200kW。
据统计,自今年7月以来,已公开的氢能重卡订单数已达到10000台,涉及的整车企业包括潍柴动力、中国重汽、一汽解放、北汽福田、佛山飞驰等,运营方包括中国交建、中国外运、中国电建、北京市政路桥建材集团等。
近期最大的一组签约发生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7月,格罗夫和内蒙古中极氢能车辆公司与华电内蒙古新能源公司、特弘煤炭集团签订未来3年内采购、投放500台氢能重卡商业实践的合作框架协议;与清杉科技公司签订联合研发、生产制造200台无人驾驶氢能重卡和氢能矿卡的合作框架协议;与内蒙古蒙汇通科技公司签订未来5年内联合推广5000台氢能车辆的合作框架协议。
8月,搭载重塑科技燃料电池系统的100辆一汽解放燃料电池重卡在上海交付给运营方轻程物联网。在百辆氢车交付的基础上,重塑集团、一汽解放、轻程物联网三方就深化燃料电池在商用车方面的应用和市场推广达成进一步合作意向,并于现场正式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宣布将在3年内合作推广燃料电池整车1000辆以上。此前,一汽解放曾在6月集中交付了300辆氢燃料电池车,包括载货、自卸、牵引3个产品系列,覆盖城市物流、城建渣土、短驳倒运等多个应用场景。
7月,北汽福田向北京市政路桥建材集团交付了北京市首批40辆氢燃料重卡。根据双方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北京市政路桥建材集团将在“十四五”期间分批次引入共计550辆氢燃料重卡。近期的订单还包括:卡睿智行联合中国交建共同推广600辆氢能无人重卡;美锦能源联合晋南钢铁集团等企业合作推广300辆氢能重卡;华昌化工、运昌物流、金龙汽车三方合作推广500辆氢能重卡相继完成签约。
随着氢能重卡技术的日趋成熟,交付数和订单数不断增加,纯电重卡已不再是矿山、港口等“短倒”使用场景的唯一选择。从成本这一核心问题出发,虽然现阶段纯电和换电重卡仍具有一定优势,但尚处于技术起步阶段的氢能重卡,仍有较大成本下降空间。
“从长远来看,氢能重卡的成本和能效优势是可以预见的。”付晓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随着全产业链齐头并进,无论是制氢、加氢,还是氢燃料电池系统的材料和零部件,以及氢能重卡、客车、物流车等整车成本和价格都会持续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