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卫星通信导航板块受到华为Mate50将商用北斗短消息、iPhone14或与Globalstar合作提供卫星短息服务以及星链下一代产品合作T-Moblie提供手机卫星网络功能等消息催化,受到市场普遍关注。
业内人士表示,卫星通信产业链门槛高,技术难度大,积累周期长,格局集中门槛高,从火箭制造发射、卫星制造、卫星服务、通信技术等多个领域均存在相关产业机会,当前卫星通信产业仍处于较早期阶段,产业链上下游均存在相关机会,建议布局业务发展领先的头部厂商。
近期,卫星通信产业链出现较多进展。今年7月,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发布消息称,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及国产手机厂商,联合完成了国内首颗手机北斗短报文通信射频基带一体化芯片研制,实现了大众智能手机卫星通信能力。
8月26日,中国移动研究院携手中兴通讯、交通运输通信信息集团、中国移动北京公司等产业伙伴共同发布全球首个运营商5GNTN(non-terrestrialnetwork,非地面网络)技术外场验证成果,实现了文字短消息、语音对讲等业务测试,ping64字节时延约4s,短消息业务功能正常,语音对讲清晰流畅,性能符合预期,基本具备商用可行性。
此外,8月25日,美国移动运营商T-Mobile和马斯克的SpaceX联合宣布合作计划,双方表示,将通过SpaceX的Starlink低轨道卫星与T-Mobile的地面移动网络结合,让手机可以直连卫星,让“手机连接无处不在”,终结地面移动网络的覆盖盲区。T-Mobile首席执行官MikeSievert表示,该服务将于2023年底进入测试阶段。
而昨日,华为发布Mate50系列,Mate50系列将搭载一项 “向上捅破天”的新技术,即能够通过北斗系统支持的卫星通信在无蜂窝网络情形下提供紧急简讯服务。
卫星通信与蜂窝网络通信的核心区别是它不是通过地面基站与电信网络连接,而是直接与天上的通信卫星通信。相对蜂窝网络通信,卫星通信由于波束覆盖区域较广,因此打破了距离的束缚;其次在通信两点之间,卫星通信打破了通信地理环境的限制,甚至不受通信两点间任何自然灾害和人为事件的影响,因此在自然灾害和地缘政治冲突频率越来越高的今天,具有一定的必需性。
目前,市场关注的“卫星通信”分为两类:北斗短报文及低轨卫星互联网。
北斗短报文为初级的卫星通信,即支持带有特定功能芯片的手机终端通过北斗卫星转发文字短信。北斗短报文可以发布140字内的信息,既能够定位又能显示发布者的位置,核心应用场景为应急救灾、科考、远洋船只、登山探险等4G、5G通信网络无法覆盖的场景,在国防、民生和应急救援领域有很强的应用价值。北斗卫星自设计之初既带有短报文能力,短报文服务有望成为北斗大众化应用的重要突破口。
低轨卫星互联网可提供更多元化的通信服务,即高带宽、低时延、广覆盖的通信网络。低轨卫星互联网短期作用是4G/5G补充,长期作用提供全域、全天时通信服务。低轨卫星互联网历经三阶段迭代升级,低轨卫星互联网的技术能力完善,卫星互联网具有不可替代的覆盖优势,是5G之补充,6G之初探。轨道与频段资源的稀缺性凸显,各国布局脚步加快。美国Starlink计划至今累计发射2600颗低轨卫星,我国星网公司也于2021年4月落地雄安新区,据草根调研,我国低轨卫星互联网已进入实施阶段,节奏不断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