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以来,赛道股持续调整,新能源内部多个细分领域估值下挫,最近两周的下跌趋势尤为明显,以中证内地新能源主题指数为例,该指数8月以来下跌超10%。而统计全市场基金净值表现,8月以来跌幅居前的20只基金中,18只都是新能源为主要配置方向,跌幅均超过13%。
新能源曾在今年二季度成为市场反弹先锋,近期的接连回调,是市场短期的调整还是内部逻辑已发生变化?围绕新能源的投资到底该如何进行?面对高波动赛道,投资者又该如何把握?
近期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新能源赛道似乎对市场声音格外“敏感”,每当出现一些对个股的偏利空消息时,经常是同一细分板块甚至整个新能源赛道多股集体大幅下挫。举例来看,自港交所披露巴菲特减持比亚迪股份以来的三个交易日,不仅比亚迪A/H股均下跌超10%,新能源整车指数和新能源指数也分别下跌5%和8%。
市场如此反应背后,或与市场投资者目前对新能源产业链中的部分环节存在较大分歧有关。
中信保诚表示,过去一个月,市场风格以中小市值为主,对高景气资产和新技术方向给予了极高关注。新能源板块内部分化严重,部分设备类公司已经达到目标价,全面进攻的板块尚不明朗。也有新能源行业的研究人员表示,近期,电动车行业的贝塔收益有趋缓的趋势,此外,当前,储能板块的估值较高,新能源产业链在全球化方面也有一定承压,多重因素叠加,造成了本轮新能源板块的下跌。
具体来看,以新能源整车环节为例,有多位基金经理曾直呼“看不懂”,这一类声音认为,在新能源赛道中,整车环节竞争格局并不算好,竞争激烈且盈利增速有限,但估值最高时超过传统汽车整车估值的十余倍。华南地区一位公募基金经理表示,之前市场主要是因为智能化、新能源化的预期给了整车企业比较高的估值,使这一板块早已突破了原有的估值区间,而市场一旦有扰动消息出来,恐慌之下出现了一定调整。
“一些人对新能源车未来的销量增速是比较担忧的,不过这在股价中已经反应相当一部分了。”该基金经理表示,“我个人的看法是没有很乐观,但也没有现在股价表现得那么悲观。”
而较为乐观的声音则是预期政策的支持力度会更大,新能源车渗透率的提高可能超出想象。国投瑞银表示,从延续免征新能源车购置税能看出,中国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支持力度不会低,这一方面是出于碳中和考虑,另一方面是降低石油对外依存度。他预测,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在未来两年会大幅提升,行业空间广阔。
除了新能源整车,对于新能源产业链上游未来的股价表现,市场也出现了一些不同的声音。
有观点认为,去年以来,涨价的逻辑带动了新能源上游资源股的爆发,而在目前,围绕这一逻辑的细分领域投资也需要变得更加谨慎。有基金经理表示,包括上游的有色金属和中游的电阻材料等一些带有去年涨价属性的环节,在2021年严重供不应求,带来了大量扩产,而经过了一年左右的消化,很多环节供给已经出来了,包括碳酸锂。碳酸锂的供给是最有限的,上涨逻辑也是最强的,但这也是一个预期非常超前的板块。目前来看,其实有色金属的价格还在涨,但是相关公司股价涨幅已经没有那么大了。而当大家都预计四季度还会再涨一波的时候,股价可能就会提前反应,可能会涨不到预期目标。
对投资尚属成长期的赛道而言,持续追踪行业基本面变化和发展方向是基金经理的必备功课。在当下分歧较为严重的市场环境下,面对一些基本面出现明显变化的领域,果断舍弃有时也是一种追求胜率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