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计数据显示,注册制下新上市公司募集资金使用计划中,70%用于原有或新增产品、业务产能建设及营销网络建设,为上市公司生产及销售充能;10%用于研发中心建设,提高公司研发能力及核心竞争力,募集资金投向战略新兴领域占比达43.06%,2021年平均研发支出增幅达42.26%,平均研发人员达281人。
在包容高效的创新支持市场体系下,创业板新上市公司的活力被进一步激发,筑造经济创新成长新高地。自2009年以来,营业收入、净利润年平均增长率为14%、12%。创业板培育出11家市值超千亿上市公司,涌现出一批影响力大、创新力强的龙头企业。
近年来,随着疫情的反复发展和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我国大部分企业均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困难和挑战,收入下降、成本增长、竞争加剧、利润下滑等不同程度影响了各行各业。面对挑战,创业板注册制下新上市公司利用技术优势和独特经营策略应对外部环境冲击,2021年平均实现营业收入21.15亿元,同比增长21.83%,营业收入2年平均增长率为23.31%,表现优于创业板公司平均水平;191家公司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47家公司净利润增幅大于50%,迪阿股份、中伟股份、易瑞生物等17家公司净利润增幅超过100%。
“依靠多年对锂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行业的投入,进军全球锂电池产业链,随着新能源车辆的不断发展,公司业绩快速提升。”先进制造领域的中伟股份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2021年营收同比增长169.8%,净利润同比增长123.3%。
此外,万凯新材凭借其瓶装PET相关技术积累,在2021年进一步发挥其技术优势,提升产品销量,并精准把握上游原材料价格变化,提高成本控制效率,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118.2%。大族数控在PCB设备领域拥有多年经验及技术积累,其相关产品已建立了较强的技术壁垒和比较优势,2021年凭借历史技术积累,抓住了市场发展的机遇,实现营业收入同比提升84.6%,净利润同比提升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