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金保障更加有力 基建项目集中开工
近期,湖北、陕西等地一批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江苏、河南等地相继出台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具体举措……业内人士表示,进入秋季,工程施工条件进一步改善,加之债券、信贷、创新金融工具、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各类工具带来的资金加快到位,三季度一批重点基建项目有望集中开工,汇聚托举有效投资的强大合力,基建投资同比增速料升至今年以来高位。
配置需求旺盛 债市仍处于“顺风期”
债券市场近期涨势放缓,部分期限品种略有调整。业内人士分析,市场情绪在利率到达前期低位后转向谨慎,是行情转向震荡的主要原因。不过,在基本面变化尚不明显、资金面宽松等因素作用下,债券市场运行的有利条件未发生显著变化,债市仍然处于“顺风期”。
机器人日益融入实体经济 多部门出台措施支持拓展应用空间
最近一段时间,小米、腾讯等多家公司发布机器人新品;已有的机器人也在加快进入抗洪、防疫和工业生产的一线;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陆续发布政策措施……各项进展表明,作为新兴技术的重要载体,机器人日益融入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支持力量。
全国首个地方风电备案制政策正式落地
8月12日,张家口市行政审批局发布《关于风电项目由核准制调整为备案制的公告》。其中提出,自2022年9月1日起,将风电项目由核准制调整为备案制。业内人士认为,从国家层面释放积极信号到全国首个地方正式明确落地,政策的出台将极大简化分散式风电项目建设,使分散式风电项目推进工作变得更加灵活。
社保基金最新持仓动向:连续持有22股超2年
8月以来,半年报进入密集披露期,各大机构持仓变动情况备受市场关注。社保基金以稳健的投资风格著称,被价值投资者视为投资风向标。截至目前,在已披露半年报的A股上市公司中,有60股前十大流通股名单中出现社保基金的身影。22股获社保基金连续持仓超2年。
沪深港通交易日历优化 对资金流动影响有限
近日,沪深港通交易日历优化工作正式启动,两地市场因不满足结算安排而关闭的共同交易日将被打开。权威人士表示,新增交易日对资金流动规模影响有限。同时,中国结算还将在日间提供三批次的资金预清算数据,供结算参与人准备资金时参考。
多家银行圈定下半年工作重点 聚焦稳增长 加大信贷投放力度
在近期密集召开的银行年中工作会议中,“稳增长”成为高频词汇。下半年,各银行将进一步加大信贷投放力度,重点支持基础设施、科技创新、普惠小微等领域。与此同时,多家银行强调将守牢安全发展底线,确保资产质量稳定和各类风险可控。
综合施策降成本 贷款利率下行有空间
8月15日,人民银行将开展“麻辣粉”(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其中标利率将为下一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提供指引。专家预计,即便MLF操作利率保持稳定,在改革红利持续释放、负债成本约束减轻、信贷供需关系变化的影响下,企业贷款利率仍有进一步下行空间。
沪深港通交易日将增加 “不对称交易风险”下降
自2014年沪港通开通后,因两地假期安排不同、结算周期不同,使得部分日期无法交易。比如,一方为交易日,但另一方为节假日;两地市场都为交易日,但一方的交收日是另一方的节假日。这不仅影响投资者交易连续性,还会带来较大“不对称交易风险”。但是交易日历优化之后,这一处境将被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