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银行理财子公司今年以来密集调研A股上市公司。记者据统计,今年以来截至7月17日,21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合计调研A股上市公司的频次高达1507家次,较去年同期的52家次同比暴增28倍。
多位受访专家认为,尽管年内银行理财子公司密集调研A股上市公司,但目前银行理财子公司对权益类资产的配置比例偏保守,原因有两方面:一是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者风险偏好较低;二是银行本身属于风险厌恶性的金融业态,“低配”权益类资产。长远来看,银行理财子公司未来也不会过高比例配置权益类资产。
随着越来越多的银行理财子公司获批筹建及开业,该类金融机构渐成为调研A股及布局权益市场的“新势力”。
截至目前,共有29家银行理财子公司获批筹建,27家已获准开业。其中,国有六大行的理财子公司已全部开业,11家股份制银行、7家城商行及1家农商行设立的理财子公司也已开业或筹备开业中,另有4家中外合资理财子公司也已获批开业。
在已开业的27家银行理财子公司中,据统计,今年以来截至7月17日,已有招银理财、兴银理财、杭银理财、广银理财、信银理财、宁银理财、农银理财等21家理财子公司调研了A股上市公司,合计调研1507家次,远超去年同期。
从板块来看,银行理财子公司调研主要集中在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金融业这三大行业,其中,对制造业的调研频次最高,达1075家次。从调研主体来看,招银理财、兴银理财、杭银理财、广银理财的调研频次均超过100家次。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银行理财子公司今年调研了不少上市银行,如,招银理财调研了青岛银行、苏农银行;交银理财、工银理财调研了张家港行、常熟银行;中银理财调研了江阴银行等。
尽管今年以来银行理财子公司调研A股公司的频次猛增,但目前银行理财产品整体对股票、公募基金的配置比例并不高。
据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数据,截至2021年底,银行理财产品的资产投向债券类、权益类资产(不含公募基金)余额分别为21.33万亿元、1.02万亿元,分别占总投资资产的68.39%、3.27%。整体来看,债券类资产占比最高,权益类资产占比较低。
国盛证券预计,目前银行理财产品对权益类资产配置占比不高,估计在3%左右,今年受股市行情影响,“固收+”产品受到冲击。
谈及银行理财“低配”权益类资产的原因,易观分析表示,一方面,银行理财产品的客户风险承受能力不高,低风险、中低风险的固收类产品更受市场欢迎;另一方面,宏观环境带来的波动性也会使客户偏好更加趋于保守,上半年存款增加值再创新高即反映出这种趋势。整体看,客户偏好及市场需求都会对银行理财的资产配置产生影响。
IPG中国首席表示,银行属于风险厌恶型金融业态,而银行旗下的理财子公司要借助银行的信用形象和品牌销售产品,因此,尽管银行理财子公司与母行进行了风险隔离,但为了维护银行品牌,理财子公司自然也会偏向于谨慎行事,这也导致了银行理财产品对风险和收益相对较高的权益类资产始终处于较低的配置比例。长远来看,银行理财产品未来也不会过高比例配置权益类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