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犁:我们认为市场对养殖板块的预期可能还处于较低水平。自2021年二季度开始的去产能延续至今年二季度,决定了现在开始的未来一年大概率都是生猪出栏量的下行趋势。另外需求量的变动也值得关注,因为疫情控制和经济环境欠佳,对餐饮和猪肉消费有负面影响,如果下半年宏观经济和疫情管控出现向好的趋势,需求回升也会对供需平衡产生积极影响。
相关价格指导部门出手的目的,或是抑制短期具有投机性质的“乱价行为”。我们认为,短期投机行为被压制后,可能出现的价格回落属于正常现象,但在供需关系扭转的背景下,后续价格预计仍然向上。
陈龙:本轮能繁母猪的去化比例仅8%~9%左右,参考历史猪周期,去化的幅度相对偏低,可能会影响后续猪价上行的高度,从而压制股价的表现。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只要市场还没有对本轮猪价上行的高度形成一致预期,就意味着股价仍然存在修复的空间。
历史上看,发改委对生猪养殖行业的影响有限,原因在于养殖行业高度分散,且以散养户为主,即使是规模厂,也大多以民营企业为主,发改委的干预能力有限。所以短暂的波动过后,猪价大概率还是重回上行趋势。
刘洁倩:历史来看,猪价夏季出现季节性反弹较为常见。整体看,此轮猪周期产业上大概率已经见底,而饲料等养殖成本的上涨,或推高此轮周期的猪价中枢。从历史经验来看,观察2006年以来的4轮猪周期,中证畜牧养殖指数自底部到高点的平均涨幅约在2倍左右。此外以部分头部企业的头均市值来看,较历史高位仍具有较大空间。但短期来看,由于猪价的过快上涨,可能导致市场波动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