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2022年资本市场改革的“重头戏”,稳步推进全市场注册制改革,将进一步增强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业内人士认为,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条件具备,有望在下半年稳步推进。注册制改革的深化,将进一步激发资本市场助力经济转型升级的效能。
“落实政府工作报告各项任务,扎实推进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监管部门多次表示,稳步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
“实现核准制向注册制的跨越,稳步推进试点注册制,发行市场化程度、审核注册效率和可预期性大幅提升,交易、退市等关键制度得到体系化改善,改革符合市场各方预期。”证监会副主席李超说。
注册制下,发行、承销等一系列规则优化,市场化定价、价值投资理念逐渐深入落地。“发行承销制度调整后出现了破发现象,恰恰意味着市场自我纠错机制开始发挥定价作用。”高盛亚洲(除日本外)股票资本市场联席主管王亚军表示。中金公司研究部董事总经理、策略分析师李求索认为,经历数次成功的注册制改革试点并实现持续平稳运行之后,管理层、企业、中介机构、投资者等各资本市场参与主体对注册制改革方向、资本市场影响等理解渐深。
从科创板增量试点起步,到创业板存量扩围,再到全市场推行,注册制改革“三步走”将迎来“关键一跃”。摩根士丹利证券总经理钱菁结合过往实践分析,科创板及创业板的注册制改革试点,已实现了改革的初衷,强化了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能力和实体经济竞争力的支持功能,为下一步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奠定了坚实基础。
注册制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稳中求进的主基调贯穿注册制改革的全过程。
此前,市场担心注册制可能影响二级市场,但以增量改革带动存量改革的渐进式思路,打消了市场疑虑,且前期试点也证明注册制并非“洪水猛兽”。“自科创板试点注册制改革以来,近三年时间的实践证明,市场运行平稳,注册制并未对二级市场造成冲击,而以改革促发展,市场资源配置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比如,定价机制更加市场化、更为灵活,市场有力量纠正估值偏离的情况。”王亚军说。
在注册制改革进程中,监管部门反复强调突出“稳”,稳慎评估资本市场重大政策措施出台的条件和时机,主动加强与市场的沟通,坚持先立后破、稳扎稳打。“从在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开展试点,到即将在沪深主板全面推开。近三年来,注册制改革成效明显,在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营造资本市场良好生态、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李求索表示。
“注册制改革将为实体经济带来更多资金活水,IPO、再融资将保持常态化。”湘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康认为,目前市场流动性总体充裕,在鼓励和吸引更多长期资金入市的政策支持下,投融资平衡、一二级市场平衡发展的市场新生态正在加快形成。
一方面,稳步推进股票发行全面注册制改革,继续增强资本市场的包容性和适应性,更好服务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继续优化企业首发上市和再融资的审核注册机制和流程,进一步提升审核注册的透明度和可预期性。
与把好“入口”相呼应,严格的退市制度将进一步畅通“出口”,强化优胜劣汰,提高市场主体质量。截至目前,今年以来已有超40家公司退市或进入退市程序,全年退市公司数量将创历史新高。在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看来,不仅是退市制度、标准有了严格要求,退市的具体审查、执行力度也明显加大。“在注册制将全面推行的背景下,要保障退市通道的畅通。”田轩说。
可以期待,注册制改革的深化,将进一步激发资本市场助力经济转型升级的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