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10日电今年以来,券商再融资势头不减,截至6月8日,年内券商含定增、配股在内的股权再融资累计达到478.5亿元。此外,上市券商新发债券规模已达4549.65亿元。
而从募资投向上看,相较往年更加均衡分散。除了重资本业务继续占据主规模外,不少券商在投行业务、财富管理以及信息技术投入上较往年出现大比例提升。
业内人士认为,在当前证券行业强者恒强的环境下,资本实力成为各券商竞争的关键要素之一。“资本金增厚利于券商综合及各项业务排名的提升也利于创新业务试点的申请。”开源证券表示。
今年以来,落地的券商再融资项目中,配股成为“热门”的融资方式。截至目前已经有中信证券、东方证券、财通证券3家券商选择以配股方式进行募资,实际募资规模达420.33亿元,头部券商中信证券和东方证券分别占了223.96亿和127.15亿元的募资金额。
从定增来看,在刚刚过去的5月份,国金证券定增落地实际募资58.17亿元。此外,中原证券和国海证券两家券商也正在定增融资的进程中,拟募资规模合计155亿元。
券商的债券融资规模也在持续攀升。数据显示,年内券商累计发行公司债及短融规模达到4377.65亿元。其中,头部券商率先发力,单笔发行规模最大的为兴业证券“22兴业F1”的59.00亿元。此外,中小型券商也纷纷跟上脚步,如近期国信证券提交注册400亿元小公募债项目。“相较于定增和配股的时间较长,通过公司债、短期融资券来补血更快,这也是导致今年以来券商发债规模高的主要原因。”一位券商固收业务人士告诉记者。
自2021年以来,券商再融资规模就呈现明显放大趋势,为何如此扎堆补血?开源证券非银金融首席分析师高超认为,以注册制为核心的资本市场改革政策持续深化,资本市场迎来历史发展机遇期,券商大投行业务和资本中介型业务需求旺盛,对资本金的需求大幅增加。
对比不同的融资模式,高超表示,定向增发主要向符合条件的机构投资者募资,募资规模受定价、市场环境影响较大。配股主要通过折扣定价向存量股东配售,在募资规模和融资成功率上更有保证,符合券商大规模再融资的诉求。
与往年募集资金集中投入重资本业务不同,今年券商在投行业务、财富管理以及信息技术投入资金大比例提升。尤其是投资银行业务一直都被看作是轻资产业务,不过,今年不少券商都不约而同增加对投行业务的投入。
具体来看,东方证券配股方案中显示,两笔最大的投入方向均为60亿元支出。作为财富管理的龙头券商,东方证券的一笔60亿资金是加大财富管理与证券金融业务投入,另一笔则选择投入投行业务。此外,财通证券在配股募资方案中,也计划投入3亿资金进一步布局投行板块。
业内人士分析,市场化的发行承销机制对公司参与投行业务的资金规模提出更高的要求,科创板相关制度也对保荐机构跟投做出了明确规定。随着跟投等投资业务的增多,券商对资金量需求增大。
安信非银表示,当前时点在宽信用稳增长环境下,预期流动性保持相对充裕,同时伴随资本市场改革纵深推进,全面注册制改革等利好证券业发展的政策也逐步落地,投行与机构业务发展前景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