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一步,会着力健全绿色金融体系顶层设计,推动中国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生产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表示。
作为引领新一轮产业变革的重要领域,“十四五”时期绿色产业投资热度将持续升温。《国务院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绿色产业比重显著提升。
地方层面也明确一系列中长期规划与发展目标。例如,北京市明确,“十四五”时期,推进燃煤清洁替代,优质能源比重提高到98.5%,可再生能源在全社会能源消耗中的比重增加到10.4%。天津将开展十大重点工程,包括园区绿色低碳发展工程、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工程、超低能耗建筑建设工程、绿色数据中心示范工程、燃煤减量清洁替代工程等。
一批千亿级、万亿级的绿色产业集群也将加速崛起。“十四五”时期,河南计划形成2000亿元级产业规模,加快构建低碳高效能源支撑体系。宁波将投资近4000亿元建设一批化工新材料大项目,力争绿色石化产业产值超过1万亿元,成为世界级的绿色石化产业集群。
据能源基金会预测,“十四五”期间,包括传统产业数字化升级、可再生能源友好的能源系统建设在内的绿色投资领域,总投资可达近45万亿元。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政策所副所长董战峰指出,随着当前环境监管趋严,绿色产业投资预期将继续向好。他表示,“十四五”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攻坚期,预计后续政策层面还将有更有力的市场经济激励政策,如对循环经济、清洁生产、低碳或零碳产业出台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