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量政策工具蓄势待发 稳增长该出手时会出手
5月12日,在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多部门负责人介绍了经济和生态文明领域建设与改革情况。在加力稳增长的当下,“增量政策工具”已成高频词汇。分析人士预期,在财政、货币、就业、外资外贸、改革等诸多领域,一系列储备政策工具引弓待发。
释放改革效能 LPR调降预期悄然升温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稳健的货币政策继续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成为各方共识。专家表示,当前货币政策调控面临的制约因素有所增多,但仍有进一步发力空间。在积极做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加法”的同时,预计后续货币政策在价格调控方面,将着力稳定银行负债成本,发挥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作用,持续释放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效能,推动银行降低贷款利率,5月份LPR或迎来下行。
发挥承上启下枢纽功能 北交所聚集效应初显
2021年11月15日北交所开市,伴随81只股票集体亮相,新三板改革向着“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的目标迈上新起点。5月13日,第91家北交所上市公司科创新材上市。至此,北交所全部91家上市公司累计实现公开发行募资194.71亿元。
“暂停网下打新”罚单频出 新股询价整肃力度加大
在注册制下,新股的市场化定价离不开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对网下投资者采取严格的自律管理,是维护市场秩序的重要举措。截至目前,中证协今年以来已就IPO网下投资者(及配售对象)的违规和异常情况发出8份“罚单”,暂停相关机构“网下打新”,采取自律措施的频次较去年同期提升了一倍。
抓紧谋划推出增量政策工具 加强相机调控
5月12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韩文秀介绍,抓紧谋划和推出增量政策工具,加强相机调控。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发挥消费对经济循环的牵引带动作用。
政策力保端稳“饭碗” 完善制度实现更高质量就业
今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打响了新一轮促消费举措的发令枪。各方普遍认为,努力稳定当前消费根本在于要稳定就业预期,提升收入。4月27日以来,国务院常务会议连续三周对稳就业保民生工作部署了具体要求,稳就业力度加大。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成助力当前稳增长“主引擎”
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5月12日在出席中宣部举行的“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时表示,人民银行将加快落实已经出台的政策措施,积极主动谋划增量的政策工具,稳定信贷总量,降低融资成本,强化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力度。
国家统计局:经济有望迎来复苏拐点
日前,国家统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盛来运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效应逐步显现,疫情冲击有望逐步减弱,前期因疫情压抑的经济活动也将不断释放,经济有望迎来复苏的拐点。
经济发展大提高 生态环境大改善
5月12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三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实力又迈上大台阶。202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114万亿元,占全球经济的比重由2012年11.4%上升到18%以上,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得到巩固提升;2021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25万美元,接近高收入国家门槛。
财政货币政策加码预期升温 新型增量工具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