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9日,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发布数据,今年一季度,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65亿元,同比增长3.1%;铁路开通新线447公里,其中高铁233公里。除了铁路投资,今年一季度,水利等基建领域投资明显加速,带动基建类上市公司新签订单明显增长。不少上市公司积极调整战略布局,抢抓基建投资加速“风口”。
“一季度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特别是铁路基建投资超额完成,重点项目取得重要进展。”国铁集团发展和改革部负责人表示,川藏铁路在去年底实现全线开工后,今年一季度形成全面建设高潮,雅安至新都桥、波密至林芝东西两段形成持续达产能力,新都桥至波密中间段重点工程有序推进。
下一步,国铁集团将深入实施铁路“十四五”规划纲要,统筹建设、装备购置和更新改造投资任务落实,高质量推进川藏铁路及沿江、沿海高铁等重点项目规划建设,确保完成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任务。
除了铁路投资,今年一季度水利领域投资也明显加速。
4月8日,水利部副部长魏山忠在国新办发布会上介绍,2022年可完成水利工程投资约8000亿元。将重点推进55项重大水利项目前期工作,实施1700余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实施约570处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水利部规划计划司司长张祥伟表示,今年1-3月,全国完成水利投资1077亿元,同比增长35%。
从各地披露的数据来看,今年一季度,湖南省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6.21亿元,同比增长78.10%;安徽省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192.9亿元,同比增长32.4%;海南省公路、水路完成投资39.3亿元,为一季度投资任务29.3亿元的1.34倍,同比增长63.6%。
从前两个月的数据来看,投资实现了“开门红”。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前2个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12.2%。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8.1%。
对于投资回升的原因,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表示,根据部署,各地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积极推动重点水利工程、综合立体交通网、重要能源基地和设施等投资建设。
近日,多家基建类上市公司披露一季度新签合同情况或一季度业绩预告,新签订单实现较大幅度增长。
4月8日,中国中铁发布《2022年第一季度主要经营数据公告》。1-3月,中国中铁新签合同额达6057.4亿元,同比增长84%。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新签项目数量达1591个,新签合同额达5434.5亿元,同比增长94.1%。
北新路桥2022年第一季度建筑业经营情况简报显示,公司一季度新中标且签约项目12个,金额约57.59亿元;截至报告期末累计已签约未完工项目105个,金额约376.64亿元。
交建股份预计,今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8.56亿元至9.55亿元,去年同期数据追溯调整后同比增长30%到45%;实现归母净利润2882万元至3202万元,去年同期数据追溯调整后同比增长35%到50%。
交建股份表示,本期业绩预增的主要原因包括:受益于国家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政策的实施,公司所属行业景气度提升,2021年新承揽订单金额达81.55亿元(不含新并购公司及PPP项目金额),有力地保障报告期内在建项目充足,主营业务稳步增长。公司2022年新承揽订单金额达17.9亿元,经营状况持续向好。
受益于基建投资拉动,相关上市公司调整战略布局,抢抓市场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