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吴证券认为,上周盘面出现剧烈波动,沪综指周K线收出一根长下影线,特别是在日线双针探底之后,短期震荡修复反弹的概率较大。当前市场受外围因素影响较大,市场情绪的极度不稳定促使指数振幅加大,这种盘面特点更适合底仓之下反复低吸高抛做差价。底部区域建议投资者逢低关注数字经济、大金融等板块的中线机会。
国盛证券认为,当前外围扰动因素对市场的影响随着时间推移将逐步减弱,市场未来走强的关键在于国内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需要认识到当前我国仍处于经济下行周期,面临的不确定性依旧。在“稳中求进、稳字当头”总基调下,随着两会结束,政策面对经济的刺激政策将逐步出台落地。对资本资本市场的影响可概括为指数上目前仍未具备全面普涨,指数大级别上涨的基础,稳增长政策对产业的扶持和发展将会创造出很多板块性结构性机会。操作上,近期不宜过分悲观。扰动因素影响将逐步减弱,需要信心,耐心等待市场情绪修复。光伏、风电等清洁能源板块行业景气度仍旧,叠加产业政策加持中长期机会依旧;新基建、“东数西算”等板块近期也有调整但政策面支持力度较大,尤其“东数西算”政策定调与当年的“西电东送”“南水北调”一致,都是利国利民的国家工程可持续关注。随着疫情的斑点式爆发可关注相关的防疫板块,同时,3-4月份为上市公司年报密集披露期,随着近期市场大幅杀跌,当前不失为挖掘被错杀绩优股的窗口期。
光大证券认为,本周市场仍然受到海外地缘政治风险的影响。若海外风险缓和,A股市场的积极因素或将推动市场上行。若海外风险逐渐缓和,前期被压制的风险偏好或将逐渐修复。A股市场前期累积的宏观及微观层面的利好因素将逐渐成为市场关注的重点,A股或也将有更好表现。主线一:稳增长。预计2022年财政政策将继续发力,历史上“稳增长”板块在财政政策发力期间多有不错表现。建议关注有望直接受益于“稳增长”政策发力的传统基建,包括建材、银行、地产等行业;其次关注光伏、风电等新型基建。主线二:消费。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于推动消费恢复,在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都提出了诸多支持政策,消费有望在2022年显著恢复。建议关注三个方向,一是白酒、医药等业绩确定性高,且属于消费配置的基础行业;二是受益于消费补贴与刺激政策的家电、新能源汽车等行业;三是有望受益于疫情逐步得到控制的线下消费行业,包括旅游、航空等。
中金公司认为,展望后市,短期地缘事件等因素导致的供应风险仍有可能继续发酵,海外“滞胀”情形的概率加大,仍需密切跟踪地缘局势的进展,及其带来的供应短缺和流动性层面的风险,这些因素对市场情绪的影响可能仍需要进一步的消化,市场转机可能在通胀和地缘政治等宏观风险边际缓解后出现。中期而言,中国市场可能具备相对韧性:1)中国所处增长与政策周期相对有利,“稳增长”政策储备空间相对充足,增长在二季度左右可能逐步改善;2)中国市场估值处于历史相对低位,与其他主要市场相比也具备估值吸引力;3)当前中国作为全球重要的制造业大国,具有全球最大、相对较全的产业链,通胀压力可能相对可控,在全球供应风险中中国市场可能会相对更有韧性。结构上,短期低估值“稳增长”板块可能会有相对收益,待宏观风险逐步平息后,高景气的成长领域和受成本挤压的中下游制造业可能迎来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