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发展,让动力电池产业链上产品供不应求,随之导致价格大涨,造成了动力电池回收迎来“高光时刻”。
“去年以来,动力电池回收价格大幅走高,部分三元黑粉料涨幅已近70%。电池回收价大涨,一个是由废旧动力电池的资源属性决定的,近期钴锂镍等电池材料关键金属价格持续上涨。”上海钢联表示,汽车电动化已经成为不可逆的趋势,动力电池回收产业发展空间巨大,2030年市场总产值有望扩张至1100亿元。
2月28日,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今年将着眼于满足动力电池等生产需要,适度加快国内锂、镍等资源的开发进度,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不正当竞争行为。
这意味着新能源汽车火热发展背后,动力电池产业链的炒作也将逐步被规范。
据了解,动力电池回收价格考量点主要在于电池中镍、钴、锰、锂等有价金属含量,一般而言,要按上述金属的市场价打折回收。但当前,动力电池回收已出现明显的折扣系数倒挂现象。
有业内人士透露,部分电池的折扣系数在去年最低时的60%,如今已升至100%以上,其中不乏“买家”高价抢货,喊出115%甚至120%的折扣系数。
厦门大学表示,折扣系数倒挂主要与原材料价格上涨有关。回收废旧电池,是为了拿到当中的原材料,后者价格涨得很快的话,回收价肯定要涨。原材料价格涨势迅猛,即便按目前的高价回收,回收的一方已经有了回报。
过去一年以来,动力电池上游原材料如镍、钴、锂等价格全线上涨。
生意社数据显示,镍、钴2021年年涨幅分别为20.47%、80.59%,碳酸锂2021年年涨幅为432%。
随着锂、镍、钴等原料价格的持续走高,电池回收折扣系数倒挂。
真锂研究表示,在资源价格不高的情况下,回收废旧动力电池的主要用途是梯次利用;在资源价格高涨的情况下,处理成资源和原料也可以获利,也会有更多回收企业这么做。
对此,王学雷强调,电池回收价大涨还与其产业自身的供需结构有关。动力电池报废潮仍未到来,目前废旧锂电池供应总量不及回收处理产能的一半,市场存在巨大的供应缺口。产业资本仍在源源不断加入,叠加金属涨价预期,市场对货源的抢夺进入白热化状态。部分货源渠道处于劣势的企业,抢不到货源,只能抢采购人员。
格林美日前在公开互动平台回复称,近期金属价有所上涨,电池回收价格也会相应升高。公司将通过适当提高回收电池循环再造的产品售价,来降低原料成本上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