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过去几个月,“稳增长”是多数机构认同的投资关键词,市场重心也基本偏向低估值板块,但近期成长股行情明显回暖。市场人士表示,结合大盘成交额、北向资金动向等研判,市场正处于风险偏好修复期,这有利于成长股表现。
最新梳理发现,在3月A股策略报告中,不少券商已将目光转向成长赛道。“景气度仍占优”“估值不再处于劣势”“产业政策利好预期”等是主要看多理由。
地缘政治事件是近期市场关注的焦点,但从A股走势看,除了2月24日有过激反应外,市场整体表现平稳。2月28日,北向资金在盘中一度净流出情况下,尾盘大举抢筹,全天净流入金额达20.47亿元。这表明,在当前全球环境下,A股市场的稳定表现对外资的吸引力明显提升。
从成交额来看,市场正处于人气恢复过程中。数据显示,1月21日-2月22日,沪深两市单日成交额持续低于1万亿元;2月23日-2月25日两市单日成交额重返1万亿元之上,其中24日成交额达到1.36万亿元。
“从市场层面看,随着春节后成交逐步回暖、风险事件渐次落地,市场风险偏好有望企稳回升。”西部证券策略团队表示。
兴业证券表示,随着市场对美联储加息的恐慌有所缓解、交易拥挤度降至历史低位、主力资金提前回流加仓、ETF增量资金持续流入等利好催化,医药、新能源等成长赛道有望引领市场展开阶段性修复。
2月28日,以锂电、光伏、半导体为代表的A股成长赛道股迎来反弹。中矿资源、和望电气等个股股价创出历史新高,西部矿业、融捷股份涨超9%。
与行情“契合”的是,不少券商近期开始看多成长赛道股。记者梳理发现,主要看多理由有三个。
首先,从基本面来看,新能源等成长赛道依旧维持高景气度。中信建投跟踪的产业链数据显示,1月新能源汽车销量淡季不淡,环比降幅远低于去年同期;1月光伏装机超预期,头部组件厂今年一季度排产环比有所提升;芯片供给紧缺格局仍未明显缓解。
“3月A股进入年报业绩密集披露期,前期调整较为充分的成长板块景气度占优,性价比开始显现。”国海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胡国鹏表示。
其次,与低估值板块相比,成长股的估值不再处于劣势。华泰证券策略分析师张馨元表示,地产链、基建链、银行股、建筑股估值修复的“关键逻辑”已出现过,疫情受损股估值修复的“最强预期”也已出现过,后续行情有待盈利驱动,而电新、半导体、医药等行业指数已调整至2020年以来“关键逻辑”的支撑位,不再处于估值劣势。
最后,成长股具备产业政策催化预期。方正证券策略分析师燕翔预计,今年重要会议期间可能出台产业政策利好,看好新兴产业朱格拉周期下的科技成长公司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