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周A股三大股指走势显著分化:上证指数单周反弹3.03%,成长板块为代表的创业板指则继续回调,全周跌幅达5.59%。
北向资金上周重新净流入107.44亿元,但沪深股通同样分化明显:沪股通全周净流入173.54亿元,深股通则净流出66.1亿元。
对于成长风格开年以来的调整,机构观点一致认为,挤压成长估值的外围因素还没有完全解除,短期正面催化剂缺乏背景下投资者风险偏好的调整仍需要时间。二季度或是成长风格修复的时间拐点。
中金公司王汉锋策略团队认为,前期涨幅较大、估值和预期较高、仓位不低和短期相对缺乏上行催化剂可能是成长板块调整主要的内因。同时公募基金四季报显示主动偏股型基金持股集中于部分成长赛道,近期仓位调整可能与股价波动形成一定的负反馈。
资金面上,中信证券表示,新年以来基金新发不及预期,1月并未出现基金新发“开门红”。存量资金申赎方面,散户资金并未出现“赎回潮”,但是机构资金存在一定赎回压力,成长赛道的流动性压力依然较大。
中金公司表示,当前成长股调整幅度可能已较大,但短期正面催化剂缺乏背景下投资者风险偏好的调整仍需要时间。另外,海外市场也在反应全球货币收紧的影响,制约全球高估值成长板块表现。
因此中金公司判断要等国内增长预期逐步稳定,海外市场对货币收紧的反应到一定程度,市场风格才会逐步具备回到成长风格的条件。初步预计时间点可能在二季度初左右,后续仍需根据实际进展持续更新。
中信证券同样预判,成长赛道有望在二季度迎来系统修复:当前市场风格由成长向价值的转换将持续至少一个季度,二季度成长赛道在三大条件齐备后,有望迎来回暖。而三大条件分别是:第一,成长赛道业绩高增长的稀缺性需要在4月季报披露期进一步验证;第二,需要等待3月美联储具体加息幅度和后续表态落地;第三,还要观察一季度末公募持仓情况,即经历本轮“高切低”交易后,后续成长赛道是否已经充分调整、公募配置情况如何有待验证。
具体配置上,在经历连续调整后,赛道型公司性价比是否有所抬升?低估值价值股的回暖会贯穿全年吗?对此机构观点呈现出显著分歧。
国泰君安证券陈显顺策略团队表示,下一阶段市场的超额收益将来源于分子端的边际变化,当下投资者更应聚焦前期盈利受损、具备估值修复动力的方向,尤其重视盈利反转或边际改善的方向。以消费与基建链为核心的低估值板块具备上述优势。往后看市场仍将水往低处流,加速向低估值风格切换。
中信证券同样旗帜鲜明表示,蓝筹是贯穿A股2022年全年的风格主线。新年以来国内政策重心在稳增长,相关投资主线有持续性,对应的低位价值蓝筹的崛起依然是未来A股市场的重要风格特征,而成长赛道的系统修复仍需等待。
中银国际证券王君策略团队则持不同看法。中银证券表示,近期价值风格的相对强势不是来自于业绩的相对优势,更多来自于政策套利以及市场对估值的挤压。换言之,价值的优势是成长劣势衬托的,市场做切换是被动应对收益裂口的加大,而非从业绩趋势上看好该板块。
中银证券认为,目前挤压成长估值的外围因素还没有解除。但对于着眼长期,约束较轻的投资者而言,在业绩趋势不变的前提下,当前成长科技的左侧布局越发凸显。对于追求相对收益的投资者,降低仓位和切换都是权宜之计,一旦后续情绪转好,科技突围仍然是最好的选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