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尽管1月A股跌幅明显,私募仓位有所下降,但私募信心指数却持续提升,抄底意愿升温。2月融智·中国对冲基金经理A股信心指数为117.7,较1月提升了0.24个百分点,再创新高。与此同时,从趋势预期信心指标来看,2月A股市场趋势预期信心指标值为124.5,环比提高了1.19个百分点。其中,45%的基金经理对2月行情持乐观态度,不看好2月行情的基金经理占比为0。
公募基金也在春节前不断加仓。安信证券研报显示,春节前一周,主动权益基金仓位小幅上行。基于净值的仓位测算结果显示,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和灵活配置型基金的仓位分别为86.84%、83.04%、61.31%,其中混合型基金和灵活配置型基金的仓位较上一周分别提高了0.5个百分点和1.51个百分点。
某百亿级私募人士表示:“大多数私募的自购会在最近的一个产品开放日进行,而最近的开放日是在春节假期后,所以私募自购的‘活水’会在虎年陆续到位。与此同时,部分较为成熟的投资人会在产品开放日追加份额。春节长假后公私募机构将陆续发行新产品,在A股跌出更高性价比的背景下,增量资金有望加速入场。”
源源不断的增量“活水”将流向何处?诸多投资人士表示,稳增长相关行业与高景气赛道均存在不错的投资机会。
数据显示,1月份机构调研次数高达1.6万次,其中最受关注的行业为医药生物,调研次数接近3000次。同期计算机、电子、机械设备和化工行业的调研次数也均超过1000次。从个股情况来看,容百科技、迈瑞医疗、华东医药和三花智控1月接受机构调研的数量均超过300次。
和谐汇一董事长林鹏分析称,在稳增长背景下,以房地产、基建为代表的顺周期产业链存在预期修复的投资机会。与此同时,与稳增长相关的板块估值处于历史最底部,值得关注。另外,从中长期视角出发,更为长远的投资机会则来自技术革新,后续可在受益于芯片算力大幅提升的智能汽车、MR、VR、智能驾驶等领域挖掘优质标的。
名禹资产也表示,春节长假期间港股及海外市场表现较好。在此背景下,可以关注低估值的稳增长投资主线、有业绩支撑的细分消费板块以及基本面良好的优质成长股。
今年以来,外资也在马不停蹄地对A股上市公司展开调研。比如,摩根士丹利1月调研了奥普特、风华高科、乐鑫科技、顺络电子、伟星新材、雷曼光电等公司;新加坡政府投资有限公司调研了迈瑞医疗、传音控股、汇川技术、康力电梯、埃斯顿等公司;资本国际公司调研了汇川技术和奇安信。
“从中长期来看,新经济赛道是长期资金的必然选择,也是政策发力的优先考量。我们认为,在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的背景下,具备业绩支撑的成长风格有望跑赢市场。”瀚亚投资上海股票投资总监齐晧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