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发展规划即将出台
建设交通强国,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乃关键一环。记者获悉,“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发展规划即将出台。同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修编,国家公路网规划、全国港口与航道布局规划、“十四五”铁路等行业发展规划的编制正抓紧推进。
“开门红”盛况不再 银行重金揽客意愿趋降
记者近期在北京地区调研时发现,年初时点,银行网点拉存款、卖理财等营销盛况不再,不仅活动力度降低,连宣传力度也小了许多。专家分析,负债压力有所缓解、理财产品转型、资产收益率走低以及强化盈利导向等变化,导致银行重金揽客意愿趋降。
“粮草”先行稳实体 银行开年信贷投放忙
每年1月乃至一季度的信贷投放量,在各银行全年信贷投放中的占比相当可观。关于重点信贷投向,多位受访银行人士表示,主要投向制造业、基础设施建设、绿色发展、科技创新、普惠金融等实体经济领域。
上交所新年已发行产业债约280亿元
1月13日,为持续做好“交易所搭台、市场唱戏”的创新市场服务模式,上海证券交易所组织召开“2022年首期产业企业债券投融资座谈会”。据悉,元旦才过去10多天,上交所债券市场已完成约280亿元的产业债发行,且发行利率较其他产品普遍较低,实现了融资成本的有效降低。
6家公司撤回IPO申请 专家称常态化发行势头不改
数据显示,今年1月尚未过半,已有6家公司撤回IPO申请。而去年12月撤回IPO申请的公司数达20家,接近去年2月的高位水平。专家表示,近期IPO申请撤单现象增多或与个别公司准备不够充分、经营情况不佳等因素相关,对此不应过度解读,未来IPO申请撤单现象集中出现的可能性较小。可以预见,在全面实施注册制的趋势下,2022年IPO将保持常态化。
险资举牌热情骤降 权益投资更加审慎
险资举牌热情去年降至冰点。据统计,2021年险资仅出现了1例举牌事件,创下近7年险资举牌次数最少的纪录。同时,去年还有险资“割肉”退出此前所举牌上市公司的案例。
沪深地方征信平台先行一步 “全国+地方”双层征信体系具雏形
日前,深圳和上海两家地方征信平台相继设立,前者已经开始运行,后者正在备案公示。据了解,地方征信平台主要打通税务等各种公共数据,形成征信产品和服务,核心要义就是为金融机构赋能,助其精准支持中小企业融资。
多家券商资管领罚单 监管强调合规经营
券商资管频领罚单。近日,浙江证监局一口气发布了11条关于对浙江浙商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及其相关责任人的处罚措施。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各家券商都在根据近期的资管罚单违规条目进行自查,各地证监局和对辖区内开展私募资管业务的进行核查,监管从严趋势明显。
折叠屏手机供不应求 行业中低端芯片依然紧缺
记者发现,尽管目前折叠屏手机技术、量产能力等较此前有了飞跃式发展,但由于市场需求远高于厂家预期,当前市场折叠屏手机仍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手机行业芯片依然紧缺,但当前主要是中低端芯片紧缺和高端芯片第一波产能紧缺,预计2022年底或2023年能有所缓解。
加速数字化转型 多地推进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
去年3月份,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正式启动,北京率先开展试点工作,成果突出。截至目前,南京、北京、上海、深圳、广州获批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业内专家认为,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是一项有价值、有必要的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