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虚拟现实交互的载体,元宇宙概念持续火热,互联网巨头纷纷布局相关领域。天眼查显示,日前,网易申请注册“网易元宇宙”、“雷火元宇宙”、“伏羲元宇宙”等商标;百度申请注册“metaapp”商标,或将布局元宇宙。对于科技巨头而言,元宇宙究竟意味着什么?
不过,资本市场似乎并不感冒。截至发稿,百度下跌4.43%,每股报价162.86美元;网易下跌1.20%,每股报价101.45美元。
“元宇宙”概念来自于美国科幻作家尼尔·斯蒂芬森的作品《雪崩》,讲述一个平行于现实世界的虚拟数字世界,“戴上耳机和目镜,找到连接终端,就能够以虚拟分身的方式进入由计算机模拟、与真实世界平行的虚拟空间。”
电影《头号玩家》中的绿洲便是对元宇宙的一种刻画,类“乌托邦”世界。
清华大学新媒体研究中心发布的《2020-2021元宇宙发展研究报告》指出,元宇宙概念火热背后是互联网产业内卷化的平台形态。现阶段,互联网厂商在内容载体、传播方式、交互方式、参与感和互动性上长期缺乏突破,导致“没有发展的增长”,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
除了网易和百度,字节跳动、腾讯等厂商也在布局元宇宙相关产业。去年2月,Roblox的G轮融资中,腾讯参投1.5亿美元,前者是元宇宙热门概念股。今年3月,Roblox登陆纽交所后持续冲高,截至目前,其市值较峰值有所回落,但仍达到463亿美元。字节跳动则是在今年4月投资了中国版“Roblox”——乾坤,金额在1亿元左右。同时,字节跳动拟收购VR厂商Pico。米哈游则是和上海瑞金医院成立联合实验室,建立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数字疗法。莉莉丝等其他国内厂商也在跟进布局元宇宙概念产业。
天眼查显示,元宇宙概念公司的词条数量已达到665条。
此外,Facebook日前宣布将公司名称变更为Meta,由社交媒介转型为元宇宙公司。其CEO扎克伯格表示,未来五年要做元宇宙公司,同时组建个上万人的团队开发元宇宙。
腾讯CEO马化腾在内部刊物表示,“一个令人兴奋的机会正在到来,移动互联网十年发展,即将迎来下一波升级,我们称之为全真互联网。”
华安证券认为,近年来,随着Facebook、英伟达、腾讯等国内外大厂纷纷布局元宇宙,在VR/AR、AI引擎等上游软硬件降本增效,以及下游内容、应用丰富度提升的共同推动之下,“元宇宙”应用场景有望逐步落地。
开源证券研报指出,元宇宙概念宏大,其构建要素中的经济系统和去中心化机制或面临监管的不确定性,但其“大型多人在线、沉浸性、虚拟与现实交互”特征或驱动开放世界游戏、VR、AR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并相互融合,也成为未来3年商业化或更快落地的领域。
普华永道预计元宇宙市场规模在2030年将达到1.5万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