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民天地 > 大盘分析 > 机构观点 > 正文
两方面因素催动 掘金公募市场效果显现
2021-11-2 10:38:12 作者:jincvip  次阅读 分享到:

今年是资管新规过渡期的收官之年,券商资管业务转型成效初显。今年前三季度,在券商的五大主营业务中,资管业务表现优异,收入同比增幅为24.58%,排名各主营业务增幅之首。

截至目前,券商资管规模已从当初的峰值18.77万亿元逐步下降至8.34万亿元。券商正加速优化资管业务结构,抢滩公募市场、提升主动管理能力成为资管转型的重要发力方向。

券商三季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41家上市券商共计实现资管业务净收入349.79亿元,同比增长24.58%。其中,中信证券、广发证券、东方证券、海通证券、华泰证券、国泰君安等6家券商实现资管业务净收入均超10亿元;中信证券以85.79亿元的净收入拔得头筹,同比增长53.94%。

粤开证券表示:“三季度券商资管业务延续上半年的高速增长态势。一方面,得益于资管新规边际影响减弱;另一方面,各家券商实行主动管理的转型,公募基金为券商提供了重要的业绩增量,持有公募基金股权对券商业绩的贡献不容忽视。从三季报业绩情况来看,多家券商系公募基金对持股券商的利润贡献在两位数水平。公募基金牌照在丰富券商资管业务的同时,还可与券商的营销渠道和投研能力相结合,通过业务协同为客户提供更好的财富管理服务,助力券商财富管理加速转型。”

虽然券商资管收入呈现整体增长态势,但不同券商之间的分化在持续加大。在41家上市券商中,仅19家券商资管业务净收入实现同比增长。其中,国联证券的资管业务净收入同比增幅最高,达83.67%;中金公司、西部证券、中信证券、东方证券、广发证券等5家券商同比增幅超50%。与此同时,有22家券商资管业务净收入同比下降。其中,南京证券降幅最大,达到56.91%。

在大资管时代下,券商该如何抓住转型带来的发展机遇?陈梦洁向记者表示:“未来,券商应继续加大对资管业务的重视和投入,积极设立证券资管子公司,开展公募基金业务。在权益市场热度提升和居民财富搬家的驱动下,大资管业务仍是一片蓝海。券商需要加大资金的支持,大力推动相关业务的快速扩张,打开业绩增长的第二极,贡献业绩增量。”

不少券商为充分把握资产管理业务的发展机遇,正厉兵秣马,从抢滩公募市场、提升主动管理两方面,加速优化资产管理业务结构。

一方面,券商参与公募市场的力度不断加大,券商大集合产品的公募化转型进入冲刺期。截至目前,至少已有28家券商完成116只大集合产品的公募化改造。其中,中信证券已有16只大集合产品完成公募化改造,位列第一;光大资管、东证资管紧随其后,均已完成14只公募化产品改造。

另一方面,券商积极成立资管子公司,强化主动管理业务。东兴证券在披露三季报的同时宣布,将由公司全额出资5亿元发起设立全资资管子公司,从事证券资产管理业务、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业务、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以及监管机构核准的其他业务。此外,今年以来,中信证券、中金公司、中信建投、华创证券、国金证券等5家券商也曾公告称,拟设立资管子公司,加速布局公募市场。

截至2021年第二季度末,基金管理公司及其子公司、证券公司、期货公司、私募基金管理机构的资产管理业务总规模约为63.73万亿元,而券商资管规模的占比仅为13.09%,未来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对此,信达证券非银首席分析师王舫朝表示,“鉴于资管新规对净值化管理的要求,各大券商及其资管子公司纷纷发力主动管理业务,公募业务是加速资管规模增长的重要版图。”

相关内容:
11月首个交易日,A股三大指数早盘低开后震荡回升。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报3544.48点,微跌0...
2021-11-2 10:34:48
10月以来,A股市场出现了凤凰光学、文山电力、新风光等多只大牛股。从三季度末机构投资...
2021-11-2 10:32:49
十月国内稀土各品种价格持续上涨。截止上周末,国内稀土中氧化镨钕价格73.15万元/吨,周...
2021-11-2 10:28:26
本周2021年初至今生物医药指数涨幅分别为-1.52%、-9.49%,相对沪指的超额收益分别为-0....
2021-11-2 10:17:58
近期A股走得迷茫且纠结,11月份首个交易日,沪深两市股指冲高回落涨跌不一,最终错失“开...
2021-11-2 10:14:45
网站简介 联系我们 免责条款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用户服务 
免责声明: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Copyright 2011, Hubei Smart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400-690-9926 E-MAIL:mbl516@163.com 鄂ICP备20014020号-1 鄂公网安备42282209000026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