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股市场10月21日再度横向震荡,个股赚钱效应依旧偏低。而以煤炭为代表的周期股以及家电等多个大消费板块携手走强。在10月以来大消费板块整体温和走升的背景下,多家一线私募的最新策略研判普遍认为,消费股整体预计已经进入“左侧交易窗口”。“高壁垒”、“定价能力”、“消费升级”、“新消费场景”等成为当前私募掘金大消费的关键词。
10月21日,沪深股市整体窄幅震荡。周期股与消费股成为盘面结构性机会的两大主线。通达信数据显示,A股56个行业板块指数中,19个板块指数上涨。其中,家用电器、家居用品、酒店餐饮、酿酒、食品饮料等板块指数全天涨幅居前。
从10月以来A股各个行业板块结构性表现来看,多数大消费行业的板块指数阶段性涨幅超越了同期上证指数、沪深300等主要股指的表现。其中,日用化工(880355)、酒店餐饮(880423)10月以来的涨幅分别达4.90%和7.33%。不过,相对于今年2月大消费白马股集体上涨时的年内高点,目前多数消费行业板块指数仍处于今年以来的绝对低位。
针对目前大消费板块是否已迎来左侧交易时间窗口的问题,星石投资认为,从中长期来看,消费板块依旧有上涨空间,目前或许是较好的布局时点。第一,PPI与CPI剪刀差明年开始收敛的确定性较高,今年PPI高企预计将逐渐向下传导至核心CPI,消费股相对受益。第二,疫情影响大概率将持续减弱,目前消费板块基本面可能也是低位,后续或将迎来边际好转。第三,在局部疫情的影响下,前期市场对消费板块期望较低,板块出现较大调整,估值已经进入合理区间。此外,最新公布的9月经济数据表明,消费修复的方向依旧明确。从中长期来看,国内消费大概率将整体向好。
凯联资本投研总监李肇齐认为,本周公布的9月社会商品零售增速同比和环比明显改善,这是非常积极的信号。疫情之后,我国的供给端恢复较快,但需求端的消费复苏较为缓慢,增速与疫情前的水平相差很远。预计四季度的消费有望持续改善。
悟空投资投研总监江敬文进一步分析,叠加去年第三季度基数的原因,预计消费类上市公司的三季报业绩或许还存在一定压力。随着基数效应的消退,大消费领域的景气度有望持续边际回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