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31日晚,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中医药局、国家药监局等八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印发《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
根据上述《试点方案》,医用耗材将从价格项目中逐步分离,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实行集中采购、“零差率”销售。通过3至5年的试点,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经验。到2025年,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试点经验向全国推广,分类管理、医院参与、科学确定、动态调整的医疗服务价格机制成熟定型,价格杠杆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周二,市值超过2200亿的“眼茅”爱尔眼科大幅杀跌,收盘跌幅达8.26%;“牙茅”通策医疗亦大跌5.15%;CRO龙头之一美迪西大跌近10.5%。那么,此次试点方案的影响究竟会有多大呢?
8月31日晚,医疗服务价格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贯彻落实中央深改委第十九次会议精神,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医保局等八部门联合印发《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试点方案》(以下简称《试点方案》)。
《试点方案》指出,当前,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仍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宏观管理较薄弱、杠杆功能不充分、协同配套有待强化等,亟需抓住国家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规范医疗行为促进合理医疗检查,以及实施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等有利时机,通过改革加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