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连续两日大跌之后,7月28日,A股三大指数走势分化,上证指数和深证成指跌幅放缓,分别下跌0.58%和0.05%,创业板指上涨1.61%。从资金流向来看,数据显示,在连续3个交易日净卖出后,7月28日,北向资金净买入80.53亿元,年内已累计净买入2279.48亿元。
有分析认为,本周A股回调的“导火索”为近日出台的平台经济、教育培训等行业的监管政策。然而,这些举措并非针对相关行业的限制和打压,而是旨在促进行业规范健康发展,有助于增强我国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
“本轮A股调整是事件性引发的结构调整,而并非系统性风险。产业政策取向边际调整、疫情反复是本轮市场调整的主要原因,这些因素带来的负面影响将逐步消化,不具备持续性,本轮调整空间有限。”招商基金表示。
“从资本市场来看,短期内,消费类和互联网平台类个股下跌,更多还是由于前期估值提升较快导致,政策引起的负面预期是市场下跌的直接理由,行业估值由此得到修正。”兴证资管表示,在我国经济长期平稳发展、居民实际收入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市场空间大、护城河深度和广度兼具的公司能够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业绩的增长。
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义务教育“双减”政策正式落地。同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公告称,对腾讯控股有限公司收购中国音乐集团股权违法实施经营者集中案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近日出台的平台经济反垄断、教育培训行业的监管政策,是为了遏制资本无序扩张、规范引导行业发展,降低教育成本支出,兼顾效率与公平,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李湛表示,随着相关政策的逐步落地,市场不确定性将会逐渐下降,对资本市场的担忧减弱。随着市场逐渐建立预期,后续冲击边际影响有限。
“拉长视角来看,这些监管政策是为了减轻人民群众生活负担、规范市场竞争行为而出台的,有利于提高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水平,减少以往限制居民消费、企业投资生产的不利因素,增强我国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王德伦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