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酒专家蔡学飞告诉第一财经记者,酱酒的产能正在大扩产,这些项目在3~5年后产能就会集中释放,或带来阶段性过剩。
从行业上看,近年来国内白酒行业实际正呈现产销总量连续下降,市场向名酒企业集中的新趋势。
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国内白酒产量从2016年的1318万千升下降到2019年的785万千升,下降幅度高达40.4%。2020年,全国规模以上酿酒企业白酒产量为740.7万千升,同比下降2.5%,规模以上企业的数量也从2017年的1500多家,减少至1040家,这其中还有150家亏损。
白酒缩量的同时,市场集中度快速提升,在2016年以来,白酒市场快速恢复的过程中,市场逐步向全国化和区域名酒的集中。国内头部白酒酒企也在加速产能扩张,特别是18家上市公司中,有16家提出了技改或扩产的计划,包括五粮液、泸州老窖、汾酒、古井贡酒等均公布了大规模的扩产计划,进一步抢占市场。
在业内看来,这种挤出式增长的格局,是白酒行业长期发展之后的结果,但对于酱酒行业而言,这一切才刚刚开始,特别是随着近年来酱酒热的温度不断提升,各种酱酒品牌不断涌现,并一拥而上。
权图认为,酱酒一样要从品类扩张转到品牌竞争阶段,目前行业中有上千家企业、上万个品牌,这一定是不合理的,酱酒行业最后一定会走向品牌化、规模化和集中化,从过去20年浓香白酒的发展已有先例。伴随着酱酒急剧扩展以后带来的放量,2025年酱酒开始进入中风险期,整个酱酒行业将进入品牌竞争时代,中小酱酒企业将受到极大的压力。
另一方面,行业内对于业外资本大量入局感到担忧,对于其能否做好酱酒也保持怀疑。2010年前后,国内也曾经历过一轮酱酒热,当时业外资本也密集进入酱酒市场淘金,2009年华泽集团收购贵州珍酒、2011年海航集团成立了贵州海航怀酒酒业、2012年维维股份收购了贵州醇55%的股份,联想、娃哈哈也都曾入局酱酒。
但几年来,最终除了从事酒水流通行业的华泽集团旗下的珍酒运行良好外,大多业外收购的酱酒项目都遭遇了滑铁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