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沪深两市展开宽幅震荡,前期几条主线金融、医药、碳中和、锂电池陷入分化,科技股趁势强势崛起,霸榜涨幅榜。其中,芯片板块板块表现尤为出色,板块大涨4.51%,12只个股涨停,另有7只个股涨逾10%。
值得注意的是,科技股上一次大面积走强发生在今年1月份,此后便陷入了长达4个月的漫长调整过程中。在近期两市成交额再度万亿的情况下,作为市场情绪板块,科技股的炒作热情也再度被点燃。
在周二“金融三驾马车”集体大涨成功打开指数上方的空间后,近两个交易日个股的活跃度开始明显提升。虽然从指数层面看,这两日总体维持窄幅震荡,但个股和题材热点却是层出不穷。继昨日可降解塑料集体爆发后,今日轮到了芯片板块。
事实上,科技股这轮启动同步于券商和军工板块。五一节后的前3个交易日,市场还沉浸在周期品涨价中。但随着周期股的熄火,以及市场流动性转向宽松,活跃资金开始回流超跌的科技股板块。
行情显示,半导体板块自从5月11日见底以来,近13个交易日涨幅达14.96%。消费电子板块于5月11日之前,仍在创年内新低,此后13个交易日则是收出了10根阳线,期间累计涨幅达到13.98%。具有相似表现的还有虚拟现实、操作系统、光刻机等, 这3个板块期间涨幅分别达到11.82%、14.11%、12.96%。
与此前市场集中炒作个别板块不同的是,自5月11日以来市场呈现出遍地开花的走势。统计显示,3月份市场炒作的主线是碳中和以及次新股,4月炒作的则是医美板块,在4月末至5月初则集中炒作了“顺周期”。在此前期间,局部板块赚钱效应十分火爆,但总体却不温不火。而近期加入到轮动的板块则大幅增加,这也直观的体现在了市场成交量上,在脱离了地量的6000亿后,两市成交额稳步上台阶,逐渐增加至8000亿,近期更是稳定在了9000亿上方。
根据此前的统计数据,两市保持2至3条活跃主线的情况下,成交额一般需要在7000亿至8000亿区间。而要3至5条主线同时活跃,需要9000亿甚至1万亿以上的成交量。在目前科技股大面积转暖之际,而高位趋势股也仍然趋势保持完好下,两市成交额放大到9000亿以上也就成为顺利成章的事情了。
近期人民币汇率的持续升值成为了股市向上的催化剂。值得一提的是当天北向资金净买入金额217.23亿元,这一数据超越北向资金2019年11月26日创造的214.3亿元,刷新历史新高。
相关数据显示,在此大举扫货A股之前,北向资金已经保持了连续6周的净买入态势,今年以来净买入金额达到1798.6亿元,而自开通以来,北向资金净流入高达1.38万亿元。 令人欣喜的是,在此之后,北向资金依然保持积极流入,近两个交易日北向资金分别又流入了92.5亿、195.43亿。
对此,有市场人士认为,从中国经济在全球中的相对竞争优势,以及疫情后世界各国的货币超发来看,人民币汇率可能将处在一个缓慢有波动的升值区间中。汇率升值一方面会倒逼中加速国企业产业升级,另一方面升值预期有利于国际资本的流入。
正是资金源源不断的涌入给到了A股脱离此前的箱体,从而走出趋势的底气。梳理这轮A股的市场的走强,主要源于三大因素,其中包括人民币升值、流动性宽裕、滞胀担忧舒缓、大宗商品和虚拟货币市场资金回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