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股市场近期震荡走强的主要驱动因素在于风险偏好的提升。在前期策略中,我们曾提出随着年报和一季报数据的披露,盈利增长带来全A估值快速下行,而经济基本面继续保持复苏态势。在这种情况下,以残差模型刻画的风险偏好快速下行,跌至历史极值区域,而在过去9年中,只有2013年底-2014年初和2015年底-2016年初曾经经历过这一情形,从历史经验来看,风险偏好在底部极值区域的时候,市场均难以形成趋势下跌行情,这也是我们之前判断指数在5月份将维持震荡偏强的关键逻辑。
经过2月下旬至今的调整和震荡,市场价格隐含预期已经比较悲观,而实际情况中,流动性反而不如预期的紧,盈利也不如预期的弱,两个核心因素的预期差带来指数的大涨。从盈利角度来看,如果以19Q1为基数,全A净利润21Q1的两年复合增速为9.2%,非金融复合增速为16.3%,仍然增长较快,高于疫情前水平;行业结构上,30个一级行业中27个行业在21Q1环比20Q4增速均有提升,有超过40%的公司盈利超过市场一致预期(往常一般在30%);从流动性方面来看,资金面利好大概率还将持续,考虑到目前经济“恢复不均衡、基础不稳固”的基本面情况,利率维持相对低位,货币政策持续紧缩的可能性很低。
当前阶段,我们对A股市场大势继续保持乐观,指数的年内高点大概率尚未出现。投资方向上,关注市场风格发生的变化,国务院常务会议已经连续两次关注商品价格上涨,大宗商品价格出现大幅波动,市场预期在政策管控加强的情况下,周期类板块可能受到抑制,成长(科技、医药)和稳定成长(消费)风格会迎来更多表现机会。
5月25日市场上涨主要受市场流动性相对宽松等因素的影响。据报道,24日多位美联储官员反驳有关通胀压力将持续攀升的说法,认为大部分物价涨幅只是暂时现象。圣路易斯联储行长称,讨论缩减债券购买的时机尚未成熟。国内流动性维持宽松,截至5月24号,DR007持续维稳于政策利率下方,银行间流动性维持充裕。国内外流动性好于预期,流动性较敏感的板块如非银金融、军工等涨幅居前。
在国内宏观政策定调相对温和并持续释放改革开放信号等背景下,预计未来一段时期国内经济还将延续改善态势。当前货币政策仍强调稳字当头,尚未出现明显转向,但政策在稳杠杆、控风险上的权重逐步加大,预计货币政策仍将延续信用端结构性收紧、货币端维持平稳的态势。当前主要指数估值水平处于历史相对高位,预计短期指数将维持震荡格局,以结构性机会为主。整体来看,疫苗进展和经济修复情况是未来影响市场的重要事件。风险方面,关注海外疫情、美股波动性加大等海外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