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化集团和中国化工重组获批、冀东水泥吸收合并金隅水泥方案落地……本周,国资国企改革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眼下正值A股公司2020年年报披露季,记者注意到,已有多家央企和地方国企实际控制或控股的上市公司在2020年年报中披露国企改革的进展动态,以及对“十四五”时期改革目标的展望。
2021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攻坚之年、关键之年。国资委主任郝鹏在2020年底召开的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上曾表示,要抓紧抓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强化企业改革主体责任,聚焦重点任务、注重激发活力、突出基层创新。
2020年,不少国资控股的上市公司通过激励体制的改革,成功激发了企业活力。以中煤能源为例,得益于“双百行动”改革试点给公司带来的机制体制活力,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超预期增长。
中煤能源在年报中披露,公司在报告期内加快建设科技创新体系,改进激励机制,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进智慧矿山、智能工厂建设,取得一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多座煤矿入选国家首批智能化示范建设煤矿,煤化工数字化工厂成为国家智能制造示范项目。同时,公司在2020年成功发行我国首只“注册制”公司债,并荣获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司债券创新产品优秀发行人”称号。
记者注意到,考核激励机制改革收到奇效的公司还有云南国资委旗下的云天化。云天化的年报显示,公司2020年推行职业经理人及契约化管理;实施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推行“效率+效益”导向的“双效”工资管理,构建多元化激励体系。据披露,2020年公司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79.1%。
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实际控制的冠农股份2020年年报披露,公司在报告期内完成了136名核心及关键岗位员工738万股限制性股票授予,使公司中长期激励机制建设进一步完善,为企业用人、留人和引进优秀人才提供了新的实践性指导。据悉,冠农股份用于股权激励的限制性股票的解锁指标为2020年、2021年、2022年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分别为70%、110%、160%(以2018年为基数)。
此外,包括中国联通、广济药业、山大华特、山东黄金在内的多家央企和地方国企,也在2020年年报中披露了有关激励机制改革的相关进展。
在2021年2月的国新办发布会上,郝鹏曾表示,上市公司已经成为中央企业混改的主要载体。记者整理发现,多家国资上市公司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在2020年取得了重大突破。
以上港集团为例,年报显示,公司在2020年内积极推进海勃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新公司“哪吒港航智慧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于2020年12月正式挂牌成立。上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顾金山2020年12月在哪吒公司的成立仪式中表示,哪吒公司将打造成港航物流科创企业中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硬核”的先进龙头企业,并将科创板上市作为发展目标。
同属上海国资旗下的上市公司上海电气也在2020年大力推进了混改进程。据披露,上海电气2020年完成上海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人民电器厂和上海市离心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分拆下属电气风电至科创板上市的工作也取得阶段性成果,目前已经顺利通过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委的上市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