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进入年报披露季,A股市场接连出现大额、高息分红的预案,不断刷新各项历史纪录,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数据显示,截至4月1日,共有1190家A股公司披露了2020年年报。其中,1016家披露了2020年净利润分配预案,900家拟进行现金分红并披露了分红预案,共派现9465.98亿元。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神华、招商银行、中国平安等21家上市公司拟派现金额超过百亿。
分红派现,本是资本市场颇为提倡的内容,是上市公司回馈投资者的重要手段,但近年来部分上市公司频繁大额的分红,甚至“破产式”分红,却逐渐让投资者“吃不消了”,如一次分掉超五年净利润的江铃汽车等,就引发市场关于“公司后续如何发展”的担忧。
根据整理发现,截至4月1日,合计有68家上市公司股息率超过4%,其中更是有3家企业股息率超过10%。“土豪级”大额分红频现,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对于市场而言,似乎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
“企业分红,是真金白银的分红,但不能适度(可能)会影响企业未来发展。因为现金流是企业安全垫,也是未来开拓新业务的基石。”中南财经指出。
作为衡量企业是否具有投资价值的重要标尺之一,分红力度、股息率一直颇受投资人看重,一般来说,高股息个股的行业分布主要集中在金融、地产、电信服务、公用事业等周期性行业,如农业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银行等股息率长期在5%以上。
但近年来,随着A股上市公司年报披露进入加速期,年度拟进行大额分红的上市公司频频出现,记者注意到,不少公司分红总额超过全年净利润,引发了较大市场争议。
数据显示,截至4月1日,合计有23家企业拟现金分红数额超过全年净利润,48家企业分红总额占净利润比例超过70%。在这一群体中,更有多家企业股息率高得惊人,其中三家企业股息率超过10%——江铃汽车、四方股份和方大特钢股息率分别达到12.19%、12.16%、11.75%。
最为典型的莫过于江铃汽车,3月29日,江铃汽车收盘时涨停,股价为25.39元/股。收盘后江铃汽车发布高分红派息预案,2020年公司实现净利润5.51亿元,计划每10股派送34.76元(含税)现金股息,按2020年12月31日总股本8.63亿股计算,共计提分红基金30亿元,是扣非净利润的五倍多,同时也超过江铃汽车近五年累计28亿元的净利润。
这并非个例。记者梳理,紧随其后的龙源技术其拟现金分红金额也是净利润的五倍之多,其以5.13亿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元(含税),总分红金额合计5.13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对公司业务正常开展带来一定负面影响,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滑10.7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79.57万元,同比下滑29.95%,扣非净利润则为负值,亏损1018.24万元,且近三年来,龙源技术扣非净利润均为负值。
尽管主业持续不振,龙源技术近两年却均有“超额”分红的行为,2019年,龙源技术也曾发布净利润分配方案,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红利1.03亿元,是公司当年净利润的7.34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