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商品牛市引爆的A股周期股行情呈现疲态,素有“周期之王”的有色金属板块指数较年内高点大跌30%,龙头股纷纷折戟。巨震之下,机构对后市仍抱持乐观态度,认为铜、钴等主要金属价格仍处上行空间,相关公司利润尚未兑现,估值优势依然显著。
有色金属板块近期深度回调,申万指数较高点大跌30%,同期上证指数最大回撤为10%。龙头股紫金矿业、赣锋锂业、洛阳钼业等股票较2月高点下跌约30%左右。
去年4月以来,在全球需求上涨、库存低水平等因素催化下,大宗商品价格一路上涨。伦铜价格从4371美元启动,最高涨至9617美元每吨,涨幅近120%;伦铝和伦锌分别最高上涨53%、68%。A股资源股行情随之引爆,有色金属板块指数自去年4月以来最高上涨近100%,紫金矿业、赣锋锂业等龙头股股价翻倍。
有色金属板块具有波动性大的特征。今年2月以来,申万有色金属指数振幅达30%。同样,在去年4月末至8月初行情启动时,有色金属指数最高上涨43%,随后1个多月快速下跌16%,而同期上证指数最高涨19%,最大跌4%。
近日,广发证券有色金属首席分析师巨国贤表示,当前大宗商品和有色金属股票的走势和2005年类似,金属价格持续攀升,但股价和金属价格的涨幅不同步且出现剧烈波动,直至2006年相关公司利润得到体现后,股票才走出一波大行情。就当前来看,有色金属板块部分公司的业绩增长还没有确认,和金属价格涨幅相比,目前股票估值仍具备一定优势。
中金公司关于2021年十大预测中也提到,受益于全球需求继续恢复、部分金属需求受节能化等大趋势的支持、部分金属供应恢复节奏偏慢,有色金属板块有望成为A股2021年的领涨板块之一。
国际商品价格走强是有色金属板块上涨的核心因素,但有色金属具有强周期特征,如果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对金属的需求可能不及此前的水平,金属价格上涨的空间和可持续性引发投资者担忧。
巨国贤认为,现阶段以铜为代表的金属价格上涨,核心原因是需求的快速提升。当然,近年来供给端资本投入不足,也是导致供给不足、推动价格走强的重要原因。结合碳中和、东南亚基建的中长期需求来看,铜价依然保持上涨趋势。
短期需求方面,电力设备需求依然强劲,空调也在进入旺季。太阳能、风电和电动汽车需求增速也较快。
中长期需求方面,巨国贤认为RCEP贸易自由化和“碳中和”将成为铜消费增长核心驱动力。
RCEP贸易自由化可能引致全球初级工业产能的进一步优化配置,大宗商品中的有色金属需求的新兴增长点将逐步转向东南亚国家。相关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或将推动工业金属进入新一轮的需求景气周期。此次RCEP的签订,或将成为全球基础原材料产业新格局的开端,使得全球基础原材料产业增长的接力棒逐步转交给东南亚等国家。
此外,“碳中和”的逐步落地也将大幅拉动铜的需求。“碳中和”对于铜消费的驱动作用分为两个方向。一方面针对发电侧,以光伏、风电、核电、储能以及氢能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对铜金属的需求,另一方面是以汽车电动化为代表的用电侧对铜金属的需求。
“碳中和”增加铜需求的同时,也制约了铝的中长期产能。电解铝目前库存较低、需求逐渐进入旺季。考虑到中长期电解铝产能得以控制之后,供需紧张状态有望中长期存在,因此电解铝变成一种中长期较为优质的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