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革重点明晰 资本市场发展新图谱绘就
在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查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中,关于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表述颇为丰富,包括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深化新三板改革、畅通科技型企业国内上市融资渠道等。
投资消费双驱动 深挖扩内需潜力
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充分挖掘国内市场潜力。多位代表委员认为,从扩大消费和有效投资来看,我国扩内需潜力巨大。应进一步深化改革,增强能适应居民消费升级的供应能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并注重发挥财税、金融的支持作用。
全面深改构建“十四五” 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作为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开篇之作,此次提请全国两会审查讨论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简称“规划纲要草案”),绘就了第二个百年的开局蓝图,确定了未来5年和15年我国经济发展的施工图和时间表。
五大关键词勾勒现代金融体系建设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金融业发展的“十四五”蓝图徐徐展开。“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下称“规划纲要草案”)从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三方面,指明现代金融体系发展健全的方向。
多因素综合影响 2月外汇储备规模小幅下降
国家外汇管理局昨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2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050亿美元,较1月末下降57亿美元,降幅为0.18%。
养老金第三支柱建设料提速 “新长钱”入市可期
“十四五”时期,我国养老金第三支柱将迎来重要发展机遇。围绕这一议题,多位代表委员建言献策,如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探索建立专属账户体系、扩大养老金和企业年金投资范围等。业内人士表示,养老金第三支柱建设提速有望为资本市场带来“新长钱”。
“十四五”规划擘画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路线图
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开幕,大会审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其中,有关资本市场的内容颇丰:完善上市公司分红制度,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深化新三板改革,畅通科技型企业国内上市融资渠道……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方向更加明确,步伐更加坚定。
今年前2个月我国外贸实现“开门红” 货物贸易进出口同比增长32.2%
3月7日,海关总署官网数据显示,今年前2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5.44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32.2%。其中,出口3.06万亿元,增长50.1%;进口2.38万亿元,增长14.5%;贸易顺差6758.6亿元,去年同期为逆差433亿元。
货币政策“稳”字当头 与资本市场发展动态匹配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把服务实体经济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处理好恢复经济与防范风险的关系”——在李克强总理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货币政策的相关表述给资本市场吃下了“定心丸”。
在稳增长与防风险之间寻求货币政策平衡点
过去一年,我国取得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成绩,但目前仍然面临着“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等方面的困难和挑战,因此,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努力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