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周12家机构申请“入场券” 境外“聪明钱”结伴涌入A股市场
证监会网站显示,上周有12家机构提交境外机构投资者资格申请。自2020年11月1日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新规实施以来,境外机构提交相关资格申请步伐加快,入市“长钱”类型不断丰富、阵营持续扩大。
A股成交“八破”万亿 公募看好科技创新板块
1月13日A股市场震荡回调,两市成交额放大到1.23万亿元,连续八个交易日破万亿元。公募机构普遍认为,当前资金面具备明显支撑,市场情绪有望继续升温,机构资金会持续追逐有基本面支撑的优质标的,可通过布局新能源、云计算、5G、人工智能、创新药等科技创新板块来把握结构性机会。
低量高频逆回购 央行维稳流动性祭出新手法
规模上小额投放,节奏上高频操作,成了近期公开市场操作的鲜明特点。在连续数日开展50亿元逆回购操作之后,昨日,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央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20亿元逆回购操作,单日逆回购操作量创下近10年来新低。
银保监会出台办法 对消费金融公司实施差异化监管
记者13日从银保监会获悉,为健全消费金融公司风险监管制度体系,强化分类监管,推动消费金融公司持续健康发展,银保监会近日发布《消费金融公司监管评级办法(试行)》。
业绩“爆雷”再现江湖:商誉减值仍是主因 过亿元巨亏明显减少
数据显示,截至昨晚,沪深两市共有约900家上市公司发布业绩预告,其中预计2020年将出现亏损的公司共计约140家。按业绩预告上限计,预计2020年亏损过亿元的公司约25家。
消费金融首迎评级大考 达5级者或将面临退出
1月13日,银保监会公布《消费金融公司监管评级办法(试行)》,从公司治理与内控、资本管理、风险管理、专业服务质量、信息科技管理五个要素对消费金融公司进行评级,各要素权重分别为28%、12%、35%、15%、10%。
IPO申报文件太多低级错误!监管酝酿“文责自负”
近期,多个IPO项目的招股书或问询回复文件出现低级错误,或出现多处笔误,或未按照《招股说明书准则》要求披露,引起监管层重点关注,要求保荐人与其他中介机构核对申报材料,切实提高执业质量。
10份年报业绩快报九成实现增长 融资客斥资逾1.7亿元买入五股
上市公司2020年年报披露工作在即,部分公司用业绩快报的方式抢先向投资者展示2020年成绩单。记者根据数据统计发现,截至目前,沪深两市共有10家公司披露2020年度业绩快报,其中,有9家公司2020年全年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占比九成。
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 下一步将重点抓好四方面工作
“当前,我国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三农’工作转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新阶段。”在13日举行的国新办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刘焕鑫介绍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居民增收再迎利好 “扩中”方案有望加快出炉
近期围绕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政策信号密集释放。记者从相关部门和权威专家处获悉,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实施方案正在抓紧研究制定,有望加快出炉。同时,一些地方将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作为下一步经济和民生工作重点,谋划新一轮促进城乡居民收入合理增长的实施意见,启动实施中等收入群体倍增计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