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最后一个交易日,A股早盘高开高走,银行股延续上周五暴涨态势,但在带领上证指数冲到3450点的箱体顶部后快速回落,午后继续回调且幅度加大。整体来看,多数板块呈下跌状态,只有有色金属板块维持强势。资金层面,北向资金净买入约49亿元,宽幅震荡下成交量大幅放大,显示出市场机构分歧较大。
周一盘中最大看点就是银行等金融权重的冲高回落。青岛银行、厦门银行、国盛金控、中泰证券等均在午后打开涨停板,截至收盘,建设银行涨1.7%,工商银行跌1.3%,中信银行跌4%。
对于银行板块走出虎头蛇尾的行情,国信证券分析称,一方面是由于9月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上行5个基点,或许意味着贷款利率底部已经形成,利率拐点或已出现,这直接利好银行。另一方面,宏观经济复苏和利率边际企稳给予银行稳定的经营环境。短期内银行业由于资产质量和利润增速拐点的确认有行业估值修复的行情。但从中长期来看,聚焦金融科技及零售策略的银行,资产质量整体较高,或将有超额收益。而权重股冲高回落,则是因为涨的太急。上周五下午和周一早盘的急涨,导致市场跟速度差;另一方面则是指数处于3150-3450点箱体顶端,叠加了技术层面的压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大象”起舞之时,多数个股却已经回调多日,而这与机构岁末调仓有很大关系。
众所周知,机构岁末调仓可以说是中国特色,对内通过岁末考核决定年终奖的数量,可谓是真金白银;对外通过年底排名,决定了来年的地位,也就是资产管理规模,所以国内机构普遍重视年底考核。
某基金管理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年底考核要想把排名做好,一方面要重仓今年涨幅大的品种,岁末考核的时候减仓的重点也是这类品种,后期来兑现利润;另一方面还能把竞争者砸一下,出来的资金一部分变现,大部分买入当年的低估值滞涨品种,而重仓滞涨品种的同行基本都是排名不佳的,年底涨一点也不构成威胁。”
这么看来,前期涨幅较大的白酒、新能源汽车以及消费类板块近期回调幅度较大也就不难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