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5月13日,央行下发《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开展大额现金管理试点的通知》(银发[2020]105号),通知中决定:
在河北省、浙江省、深圳市开展大额现金管理试点,试点为期2年。其中,落地实施阶段为2021年6月前,河北省自2020年7月起开始试点,浙江省、深圳市自2020年10月起开始试点。各地对公账户管理金额起点均为50万元,对私账户管理金额起点分别为河北省10万元、浙江省30万元、深圳市20万元。客户提取、存入起点金额之上的现金,应在办理业务时进行登记。
如何看待此事?
首先按照文件的规定,目前只是在试点,而且根据不同的试点城市,设置的金额不一样,所以短时内个人存取超10万元需要登记的只有河北一省,其余地区目前并不需要进行登记;至于说后续在全国推广时,会设置多少的金额,这个有待试点的情况决定,短时间内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为什么要登记?
相信大家都能感觉得到,最近这几年来,我国的非现金支付发展迅速,很多人甚至已经好几个月都没有在使用过现金了,理论上而言,资金的使用应该会大大的减少,但实际上,按照央行的统计数据,我国的现金需求量有增无减,这就说明了一个问题,在现金的使用上存在问题,很多现金的支取并不是实际需求,这其中可能就涉及到洗钱犯罪,而目前我国大额现金流通监测和管理方面仍属空白。
在传统方式上,资金如果走转账的方式进行结算,央行可以通过现金流向的整个转账链条顺藤摸瓜抓到各类违法犯罪的经济行为(比如洗钱、偷税漏税、地下经济活动等);但是一旦资金被从柜面支取出来,整个转账链条就被断掉了,踪迹难以查询,对于反洗钱工作造成很大的困扰,此次进行大额现金支取登记,就是在弥补这个链条之上的缺陷,完善我国整个监管链条。
总结
只要你存入银行的钱是合法收入的累积,存取肯定自由。以前取大额不也是需要提前预约的吗?有预约不就有了记录,这样做对那些来路不清的大额款项只不过是加强了监管,故对绝大多数的储户是不会受啥影响的。
国家的政策主要针对的都是违法犯罪行为,这个政策并不会影响个人、企业以及个体工商户正常、合理的用现需要,只要客户依规履行登记义务,大额存取现并不受到限制,与以往相比,你无非也就是多填个登记信息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