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民天地 > 大盘分析 > 证券新闻 > 正文
A股掀起分拆上市热潮 对忽悠式分拆高压监管
2020-8-14 10:05:07 作者:jincvip  次阅读 分享到: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年初至8月13日,已经有32家A股上市公司公告将分拆子公司到A股上市,逾八成选择科创板或创业板。并且,近10家上市公司来自于生物医药行业,生物医药板块成为分拆的“主力军”。

业内人士表示,分拆安排合理对母子公司是“双赢”;但实施不当,同样会带来一系列的苦果,甚至出现大股东借机套现或利益输送。

需要看到的是,打着分拆上市旗号,亦可能出现虚假分拆或概念炒作。因此监管层也曾明确表示会严厉打击“忽悠式”分拆、虚假分拆、炒作分拆概念等市场乱象。

“当然,既然监管开了口子,肯定还是鼓励有发展前景的子公司进行分拆上市。”某投行人士称。

8月10日,丽珠集团(000513.SZ)公告,拟分拆其控股子公司丽珠试剂A股上市。

这也是监管层在去年12月下发分拆上市的正式文件后,今年第31家公告有意分拆子公司的A股上市公司。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今年以来已经有32家上市公司公告将分拆子公司上市。

回首A股历史,与非常普遍的并购相比,监管对分拆上市一直都有严格限制。2019年8月23日,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分拆所属子公司境内上市试点若干规定》征求意见稿,3个半月征求意见后,2019年12月13日,正式稿最终落地。

这也标志着,A股市场分拆上市破冰。

业内人士分析,丽珠集团的分拆预案属于“控股型分拆”,即上市母公司的控股子公司直接分拆上市的方式。由于监管限制,早期控股分拆的形式并不多见,随着分拆上市正式稿的颁布,符合条件的A股上市公司控股型分拆日趋活跃,也有望成为A股分拆境内上市主流模式之一。

进一步来看,在子公司分拆的目的地中,科创板和创业板是大头。在已经公告明确上市板块的29个案例中,除了2家是沪市主板,其余均为科创板或创业板。

“科创板凭借其更具包容性的上市条件、较高的估值水平和良好的流动性,成为上市公司分拆上市的主要选择地之一。”上述投行人士称。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目前公告分拆上市的公司中,生物医药类占到近三分之一,分拆的业务板块主要涉及诊断试剂、疫苗等生物创新药。

其中,疫苗业务是分拆上市的主流选择,比如长春高新、华兰生物、辽宁成大等便相继公告拟分拆疫苗业务独立上市。

“医药类上市公司旗下往往有很多的子公司,且其产业和业务模块比较独立,和母公司的关联交易较少,资产独立和完整,能够独立对外开展业务、形成品牌。其次,医药行业这一年来发展如火如荼,通过分拆上市能完成再融资、员工激励、品牌推广等一系列好处。”北京某资深并购重组人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光大证券也称,未来进行分拆上市的公司有几种类型:第一类是公司资产庞大、业务多元,存在一定债务压力,旗下拥有盈利能力强、处在成长期的子公司;第二是孵化型平台公司,例如腾讯的股权投资组合涉及社交、娱乐、金融支付、电商、教育等领域,子公司上市后,母公司可以选择逐渐退出、获取投资收益;第三是有国企改革诉求的企业,例如目前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心,电力、铁路、石油、军工等。

除了上市公司,投资者更是对分拆上市给予了相当热情。在投资者交流平台上不难看到,不少投资者对上市公司分拆上市的可能及进展等高度关注。

第一财经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以来宣告拟分拆的32家公司中,宣布分拆上市预案次日,5家公司涨停,1家公司跌停,多数公司股价相对上证指数有超额收益。

相关内容:
上市公司半年报披露已进入高峰,由华林证券(002945.SZ)等几家券商领衔,证券行业中报披露...
2020-8-14 10:03:04
A股指数全天横盘震荡,成交量萎缩。截至收盘,沪指涨0.04%,深成指跌0.13%,创业板指跌0.4...
2020-8-14 9:59:42
市场对“好公司”不断给出“好价格”,“好价格”又带动“好公司”市值不断攀升。这几年...
2020-8-14 9:54:08
8月13日凌晨,明晟公司(MSCI)在官网公布了8月MSCI股票指数的季度评估及调整结果。MSCI全...
2020-8-14 9:49:18
政策鼓励餐饮业提质升效,优质餐饮企业发展动力充足疫情之下,餐饮行业受挫明显。自1月底...
2020-8-14 9:36:08
网站简介 联系我们 免责条款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用户服务 
免责声明: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Copyright 2011, Hubei Smart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400-690-9926 E-MAIL:mbl516@163.com 鄂ICP备20014020号-1 鄂公网安备42282209000026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