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贷款增加9927亿元 结构持续优化
中国人民银行8月11日公布数据显示,7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9927亿元,同比少增631亿元;7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同比增长10.7%,增速比上月末低0.4个百分点。7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273.33万亿元,同比增长12.9%;当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6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4068亿元。专家表示,未来货币调控重心将转向结构优化,更加注重“精准导向”,更大程度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
申报火热 基础设施公募REITs落地在即
“项目已经报上去了。”一家公募基金人士谈及基础设施公募REITs的筹备进展时表示。国家发展改革委、证监会日前公布基础设施公募REITs相关规定后,相关机构火速行动。业内人士预期,“首批项目质地会比较好”,基础设施公募REITs在为投资者提供全新的资产配置工具的同时,也为资产管理机构打开了全新赛道。
精选层审查恢复常态 多家已受理企业半年报业绩不俗
精选层审查恢复常态。全国股转公司网站显示,截至8月11日,共有12家公司处于“已受理”状态,4家处于“已问询”状态。在前述16家公司中,11家公司发布了半年报,6家实现盈利同比增长,1家亏损收窄。
创业板注册制审核在意什么?最新监管动态透露方向
创业板注册制在高效高速中推进——短短一个半月时间,不仅受理了首发申请363家,召开反馈会164家次,还细致而专业地发出问询函129份,召开初审会13次……在这些实践中,创业板审核中心已初步形成一套问询式审核方法。
银保监会约谈12家险企高管 责令整改万能险收益率低于结算利率现象
对于触碰风险“红线”的,监管部门坚持“露头就打”的思路,出手快、下手准,确保把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上海证券报记者获悉,为进一步规范万能险业务,昨日,银保监会人身保险监管部约谈了12家人身险公司的总经理和总精算师,责令整改万能险收益率低于结算利率的现象。
冲刺创业板 发行人“备考”要点逐个数
截至8月11日,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下,累计受理364家企业首发上市申请。其中,119家企业处于受理环节,196家企业已被问询。那么,在创业板审核问询过程中,深交所常考“题目”有哪些?申报企业回复问询需要多长时间?回复问询时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据证券时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处于被问询环节的企业中,红星美羚、屹通新材、奥雅设计等9家企业已在深交所网站披露关于审核问询的回复。
银行“利空”大体出尽 常态化秩序逐渐回归
银保监会点出今年上半年商业银行利润“同比下降9.4%”之后,昨日市场给出了积极的反馈。主流的意见认为,这意味着“要求银行控制利润增速”在执行层面有了明确的参考指标,属于“利空”出尽。盘面上看,昨日银行板块也一直维持强势,仅在尾盘跟随大盘下行。
7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转正 比亚迪重返品牌总销量榜首
8月11日,中汽协公布7月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同比增长15.6%和19.3%,这是今年以来首次增长。实际上,7月新能源汽车增速转正的主要原因,是去年7月由于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切换,从而销量骤降,基数太低使得今年同比增长。
“8·11”汇改五周年:人民币汇率机制现三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