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经济数据有望释放更多“正能量” 复苏态势稳固
7月多项经济数据将于下周发布。多位机构人士预计,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有望实现增长,基建投资增速亦有希望转正。同时,7月进出口数据有较大概率持续改善。总体看,7月主要经济指标或延续向好势头,下半年中国经济有望保持平稳运行。
央行报告:结构性货币政策取得行之有效成果
央行昨日发布的《2020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下一阶段,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精准导向,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金融、科技和产业形成良性循环和三角互动,协调好本外币政策,处理好内外经济平衡,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上半年财政运行逐步回稳向好
财政部6日发布的《2020年上半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下称《报告》)显示,上半年财政运行经受疫情等因素冲击,逐步回稳向好。《报告》指出,受多重因素影响,上半年全国财政收入下降较多。但随着推进复工复产和助企纾困成效持续显现,税收收入降幅收窄。地方多渠道盘活国有资源资产带动非税收入增长,涉企收费继续下降。此外,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重点领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
交通运输部发布指导意见 推动交通领域新基建
8月6日,交通运输部印发《关于推动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这也是关于新基建的首个部委文件。新基建在交通领域率先发力在意料之中,而这仅仅是一个开始。记者从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了解到,还有更多有关新基建的支持性政策或举措也在酝酿中。
央行:经济增速有望回到潜在增长水平
宏观杠杆率将逐步回归至合理水平,要用改革的办法推动综合融资成本明显下降。作为下阶段货币政策的“风向标”,《2020年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昨日发布。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展现出强劲韧性,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经济社会运行基本趋于正常,经济加快恢复增长。下半年经济增速有望回到潜在增长水平。
资本市场改革快马加鞭 助力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
打造“双循环”的发展格局是推动未来经济转型的核心支柱,资本市场是构建双循环体系的枢纽平台。产业结构的升级需要融资体系的转型来实现,通过产业资本证券化、社会财富金融化来构建内部循环,用基础制度提升资本市场吸引力,以更大力度的对外开放贯通外部循环,实现“走出去”与“引进来”的双向互联互通。
创业板注册制下“打新”升温 中签率低于板块年内平均水平
投资者参与注册制下创业板“打新”热情升温。据记者统计,锋尚文化、美畅股份、蓝盾光电等3只注册制下创业板新股的网上定价发行有效申购户数均超1270万户,其中,蓝盾光电有效申购户数最多,达1311.3万户。
央行:稳健的货币政策成效显著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明显增强
8月6日,央行发布2020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增长表现出强劲韧性,2020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小幅下降1.6%,其中第二季度同比增长3.2%,明显好于预期;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3.8%,就业形势总体稳定,进出口贸易好于预期。
央行发布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增强